咸阳市永寿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10-21 咸阳市永寿县统计局

限额以上企业迅猛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销售额分别为0.312亿元和0.811亿元,分别增长42.8%和83.8%。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民生支出大幅上升。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0.608亿元,下降4.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427亿元,增长23.16%。其中税收收入0.318亿元,增长1.55%。财政支出4.577亿元,同比增长25.19%。关乎民生支出大幅增长,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0.213亿元;医疗卫生0.474亿元;城乡社区事务0.174亿元%;农林水事务0.606亿元%;教育1.413亿元。

金融运行稳定。20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2.934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087亿元,增长24%。各项贷款余额2.61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5%。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年末有普通中学15所,有专任教师832人,在校学生总数16093人,其中女生7878人。小学104所,小学在校学生总数19499人,其中女生937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其中女童入学率9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6.58%,高中升学率89.2%。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全县共有高技术产业企业数10个,全年举办600多场培训班,推广实用技术10项,接待咨询群众9650人,制作各类宣传板面189块。

八、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县文化综合楼和文物陈列室全面竣工,成功举办了中国·永寿第五届槐花节,生态永寿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县年末共有体育场馆数1个,剧场、影剧院数1个,图书总藏量16.8千册,共举办义务演出168场,放映电影3048场,发售科技书籍1260本。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45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1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08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3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8.16‰和5.44‰。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71143人,比上年增长4.1%。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县年底总人口206526人,其中非农人口21280人,年末总户数57833户,人口出生率8.95‰,死亡率4.72‰,自增率3.74‰。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增长23.6%,在全市排位第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3元,增长24%,在全市排名第十。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1.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平方米。

2009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0311人,比上年下降-1.01%。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55人,基本持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72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184人。据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2009年度,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258人,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593人。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持续增长。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2.192亿元,增长17.83%。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162亿元,增长17.42%。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418元,增加3572元,增长20.01%。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2009年,全县城镇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6287人;医疗保险11448人;失业保险7314人;工伤保险5998人;生育保险307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71143人,参合率95.2%,共为群众补助医药费1648.68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县纳入城乡低保22205人,发放保障金1796.1万元。投资680万元的县中心敬老院在全市率先建成开业,已有101名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县财政累计补贴64.3万元,为全县33562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健康检查,14585名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建成廉租房两栋4600平方米,为232户城镇困难群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6.71万元。积极落实国家拉动内需及家电下乡、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累计为群众补贴951.6万元。

注:1、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年末人口数为公安部门据数,人口自增率、出生率、死亡率为计生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