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永寿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应对宏观调控,敏锐把握机遇,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整个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 一、综合 宏观经济加速运行,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据初步核算并经市统计局评估,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925亿元,同比增长16%,在全市排名第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3.564亿元,增长29.5%;第三产业增加值5.161亿元,增长15.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54%,比上年稍有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3.88%,上升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58%,比上年稍有下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611元,比上年提高2178元。 物价涨幅逐月回落,通胀压力明显减弱。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呈现“先扬后抑”之势,到4月份达到全县最高109.8%,从5月份开始呈逐月回调,全年回落到105.5%。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总体呈“五升三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上涨20%、居住类上涨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3%;下降的分别是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10.2%、3.1%和2.7%。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7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农业产值7.6579亿元、林业产值0.1912亿元、牧业产值1.784亿元、渔业产值0.003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5.5%、20.9%、-42%和29.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141公顷,比上年20334公顷增长4%;油料种植面积1743公顷,比上年的1920公顷下降9.2%;蔬菜种植面积1485公顷,比上年的1350公顷增长10%。 全年粮食总产量8.6138万吨,比上年增长19.8%,连续五年丰产。其中,夏粮产量4.6536万吨,增长44.8%;秋粮产量3.9602万吨,下降0.3%。油料作物总产0.2721万吨,增长4.1%。蔬菜总产1.0399万吨,增长11.8%。水果总产量34.455万吨,增长43.5%。其中苹果31万吨,增长50.8%。 全年肉类总产量0.6109万吨,比上年增长21.9%。其中,猪肉产量0.2658万吨,增长19.6%。生猪年末存栏4.42万头,增长19.4%;生猪出栏3.86万头,增长20.8%。奶类总产量0.9768万吨,增长8.5%,其中牛奶产量0.731万吨,增长3.3%。禽蛋产量0.165万吨,增长11.7%。年末大牲畜存栏2.3341万头,增长7.6%,其中奶牛存栏0.1758万头,增长11.1%。生羊存栏12.31万头,增长16.9%。 当年造林0.18万公顷,零星(四旁)植树82万株,新育苗木0.0173万公顷,苗木产量2100万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7.56亿元,同比增长41.57%,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5.94亿元,同比增长50.38%,在全市排名第四位;全年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为85.57%,比上年下降9.2个百分点。 主导产业发展迅速。果汁、水泥、制药等全县主导企业克服了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保持了健康良好的运行状态,分别完成产值3.73、0.34、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27%、88.89%、23.38%,对全县工业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拉动。 园区建设全面展开。县上规划建设了占地3795亩的工业园区,启动了110KV变电站建设,吸引了雨润集团,健康蜂业,上海大众汽车经销维修站等企业入驻,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平台。 企业经济效益保持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35.15%,实现税金总额8336万元,总资产贡献率16.66%;资本保值增值率1.29%;资产负债率50.36%;全员劳动生产率18.48万元/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保持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建筑业平稳较快增长。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10万元,比上年增长47.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375方米,增长66.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3375方米,增长-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18亿元,同比增长49.67%,在全市排名第六位。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5亿元,增长61.2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3亿元,增长9.4%。分三次产业投资看,全县城镇投资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44亿元、0.09亿元、1.5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3.2%、0.6%和32.3%。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积极开展以促项目开工、促投资增长、促招商引资为主要内容的“三促进”活动,全年争取到中省国投项目69项,争取各类资金1.42亿元。全县64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16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97.8%,其中安德利二期扩建项目、城乡供水等54个重大项目全面竣工,好农夫现代果品储藏加工、永寿时代大酒店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全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4个,引进合同资金14.5亿元,到位资金1.63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546亿元,同比增长25.3%,为我县近年来最高增速,在全市排位第四。 城乡市场快速发展。县、县以下零售额分别为3.8442、1.8313亿元,分别增长26.8%和22.3%。 住宿和餐饮业增势强劲,批发和零售业稳步增长。全年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8667亿元,增长27.3%;批发业1.4465亿元,增长101.7%;零售业3.3613亿元,增长7.2%;其他行业0.041亿元,增长55.3%。 限额以上企业迅猛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销售额分别为1.0243亿元和0.0823亿元,分别增长42.8%和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