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阎良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城镇社区和农村村卫生室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了全覆盖,全区80个村卫生室均为甲级村卫生室。全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为161004人,参合率99.53%。全年筹集到位资金2415.06万元,共为24.4万人次参合患者办理了合疗补助,支付补助金2224.38万元,基金使用率91.48%。城镇居民医保缴费人数为2.31万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252449人,比上年末增加131人;其中农业人口164274人,非农业人口88175人。全区人口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达到22927元,比上年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15271元,经营净收入为602元,转移性收入为10414元,财产性收入为161元。城镇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人均16491元,其中居民家庭食品类消费支出为4738元,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8.7%,比上年降低1.9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69元,比上年净增1736元,增长2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5334元,工资性收入2300元,财产性纯收入601元,转移性纯收入734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13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居民家庭食品类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6.9%。 就业: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4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1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662个,新增公益性岗位122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91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9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 全区乡村从业人员8.86万人。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28095人。 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54796人、41544人、34790人、5990人和6681人,比上年末净增3835人、1467人、260人、290人和981人。 全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3734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6834人。 全区福利企业4家,共有从业人员167人。全年共发行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52万元,比上年增长13.6%。 十二、资源、环境、城市建设、安全生产 资源:全区土地面积24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68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1.63万公顷,较上年减少67.2公顷;常用耕地面积1.58万公顷,其中水浇地1.54万公顷,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97.1%。年末全社会用水量1.23亿立方米。 环境: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为289天,占全年天数的79.2%。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2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迎宾大道为63.5分贝,蓝天路为59.8分贝,西禹高速公路为74.2分贝,关中环线为66.6分贝,铁路为50.8分贝。全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2852.15吨、2863.98吨,消减率分别为-53%和21%。 城镇环保工作有了新进展。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个;创建省级生态村1个,市级3个,区级11个。 城市建设:全年城市天然气总供气量4233万立方米;供水总量912.5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322万立方米;生活垃圾处理量3.8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7.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6.86%,绿地率达到37.3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02平方米。出租车拥有量173辆。 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4亿元,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度。加强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对城区破损道路、人行道进行修补,全年共修补市政道路14724平方米、人行道9232平方米、道牙1846米。安装延凤西路、迎宾大道北拓段路灯34盏,更新迎宾大道庭院灯156盏,城区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改造缘石坡道、盲道20400平方米,在城区8个十字路口安装了盲人过街警示装置,有效改善了城区无障碍设施条件。加强城市城市道路建设,全区城区道路达到51.88公里;城市道路面积达到76万平方米,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新增城市绿地12.65万平方米。荆航四路和航博大道两条新建道路主体已完成,荆山塬上绿化1000亩,在樱花沟、槐花沟坡道安装LED路灯118盏,景区形象显着提升。 安全管理: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80起,死亡18人,受伤74人,直接经济损失134.49万元。其中交通事故73起,死亡16人,受伤74人。全区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注释: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本公报公布的户籍人口数为公安阎良分局年报数据。鉴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进行数据审核工作,因此本公报不公布常住人口数据和人均指标,人口数据待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正式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