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江城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10-20 普洱市江城县统计局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240万瓦特,比上年增24.8%;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02台,小型拖拉机4568台;耕整机1486台;机引犁2362台;旋耕机1173台;机引耙1975台;农用运输车427辆。全年农机化投入338万元,农业机耕、机耙、机灌等面积不断扩大。全年农村用电量达601.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3.7%,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全年财政投入农林水事务建设资金6562万元,比上年增31.6%,完成山区五小水利工程101件,解决1.68万人、4292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5万亩。土地开发整理1.49万亩。全县农田地有效灌溉率达到25.7%。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6431万元,比上年增47.4%;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9769万元,比上年增55.3%;实现利税总额2474万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缴纳税金1209万元,同比增长33.3%。

工业、建筑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县以实施水电产业为载体,不断提升林业、矿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认真落实扶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全县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853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44.7%,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3550万元,同比增24.8%,重工业完成产值64987万元,同比增48.5%。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完成产值3922万元,同比增38.2%,非公有制经济完成产值72248万元,同比增41.5%,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6567万元,同比增35.8%;完成销售产值76170万元,同比增20.8%,产品销售率达到96.9%;完成利润总额6397万元,比上年扭亏为盈7727万元。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建筑业由于水电业开发、东城新区开发以及房地产业开发建设的带动下,促进了建筑市场平稳发展。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150平方米,比上年增155.5%;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173万元,同比增517.4%;完成竣工产值9068万元,同比增169.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800平方米,同比增43.2%。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8912万元,同比增3.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76万元,同比增10.9%;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97.2公里;年末全县拥有民用汽车2122辆,同比增1.1%,货物运输量达38.9万吨,比上年增11.2%;旅客运输量37.8万人次,比上年增11.2%。城市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出租车51辆,城市公共交通车6辆。邮政业务方面,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98万元,同比减6.3%。全年订销报纸962538份,同比增8.1%;订销杂志59539份,同比增13.9%,收寄函件25934份,同比减21.3%。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6519万元,同比增18.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信息传输业稳定发展。全县年末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达到8.50万户,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3398户,同比减15.7%;移动联通用户71646户,同比增27.9%。全年完成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业务总量5471万元,比上年增12.8%。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城乡社会消费繁荣活跃,物价涨幅较小。城乡社会消费在各种节假日、旅游、时尚、美容保健及家电、汽车、摩托车、手机、电脑、住房消费等的带动下,市场需求旺盛,物价涨幅较小,消费明显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13万元,同比增16.9%。其中城镇完成销售24356万元,同比增17.3%;农村完成销售6457万元,同比增15.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销售额1266万元,同比增11.2%;非公经济完成销售额29547万元,同比增17.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销售额23674万元,同比增22.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销售额7139万元,同比增11.1%。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完成增加值5703万元,同比增9.7%;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2128万元,同比增15.2%。

金融、保险业: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35247万元,比上年增加38607万元,增长3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4194万元,比上年增加12832万元,增长25.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01674万元,比上年增加12941万元,增长14.6%。其中:短期贷款为11949万元,比上年增加599万元,增长5.3%;中长期贷款为89725万元,比上年增加12342万元,增长16.0%。

保险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有保险公司3家,全年保费收入1660万元,比上年增4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67万元,同比增17.1%;人身险保费收入893万元,同比增78.6%。全年保险金总额为182097万元,同比增10.0%;已决赔款630万元,同比增95.7%。全年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2853万元,同比增18.5%。

三、对外开放。

出入境:对外贸易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出入境人员87281人次(出境43857人次,入境43424人次),同比减2.6%。交通工具35539架次辆(出境17979架次,入境17560架次),同比增23.4%。出入境货物101903吨(出口8052吨,进口93851吨),同比增7.2%。

进出口: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全年实现贸易进出口总额8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进口总额576万美元,同比增长10.8%,出口总额263万美元,同比增长23.5%。

经济技术合作:经济技术合作成效显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深化与老挝、越南的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目前我县已有9户外经企业在老挝北部地区从事矿业开采,替代种植等外经合作项目,加快勐康口岸、龙富通道黄金前沿门户经济,促进了三国之间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个,实际到位资金4.91万元。进口甘蔗31954吨,原煤43094吨,香蕉100吨,其他农副产品6517吨吨,西南桦原木12186方;出口的物资是云峰牌手扶拖拉机81台,其他日用品4946吨,建材2665吨,化肥360吨。

四、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经济: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年末全县非公经济发展到4367户(含未在工商部门注册运输户),比上年增9.5%,其中个体户4238户,同比增9.5%,私营企业及其他129户,同比增10.3%。从业人员12543人,同比增9.3%,其中:个体户7109人,同比增9.3%,私营企业及其他5434人,同比增9.4%。注册资金49846万元,同比增13.0%。全年非公经济上缴税金10328万元,同比增15.7%,占全县各项税收总额的92.0%。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52878万元,同比增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