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阜宁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大项目增势强劲。全年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额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占全部投资67.2%。全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16个,其中10亿元以上4个、5亿元以上8个、亿元以上31个。投资10亿元的澳洋二期工程顺利投产,投资10.2亿元的双多“2030”工程、10.8亿元的神山风塔一期工程即将竣工,投资6.5亿元的双昌肥业、5亿元的天一食品项目正在建设之中,管道天燃气释放站建成投运。 房地产销售旺盛。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1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县有工作量的房地产企业17家,商品房施工面积为69.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2%,竣工面积50.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1.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0.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5%,商品房销售额112423万元,比上年增长50%。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稳定。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社会客运量达1170万人,货运量778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223万吨。2009年底建成的等级公路为1361公里,内河航道通船里程583公里。全年建成农村公路410公里,实现村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2009年底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7757辆,其中营业性汽车12424辆。 通信能力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763万元。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2305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702万元,电信业务收入28603万元。年末固定住宅电话用户达16万户。2009年底移动手机用户达43.6万户,其中天翼用户新增4.1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3.7万户。 旅游业取得新突破。2009年羊寨桃花源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4万人次,其中,国内接待40万人次,入境游客3940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亿元,旅游外汇收入275万美元。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50.75亿元,增长19.4%;住宿餐饮业5.9亿元,增长28.4%。阜宁港物流、澳洋工业园物流、益林铁路货运站等专业物流企业不断壮大;农工商、世纪联华、苏宁电器、五星电器、太平洋百货等上规模、有影响的大型连锁超市销售旺盛;星地超市农家店已发展35家,覆盖全县各镇和重点农民集中居住区;古河粮油、杨集水产等专业市场稳步推进;沿海世贸广场、宏玮大酒店、万国汽配城二期等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新盛街改造工程、东沟海亚会所、澳洋工业园中碱仓储项目基本竣工。 对外贸易有所下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县对外贸易有所下降,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14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2%。其中,自营出口总额875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全年新批外资项目38家,协议注册外资1988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5.7%;注册外资实际到帐734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5.3%。2009年底实有三资企业60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增长迅猛。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43.8%(老口径财政收入为24.72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5.67亿元,增长33.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7亿元,增长50.6%。按部门分:国税部门完成6.31亿元,增长33.5%;地税部门完成6.01亿元,增长37.6%;财政等部门完成3.43亿元,增长85%。全年财政支出31.64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2.16亿元,增长36.2%。 存贷款规模快速扩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5亿元,比年初增加24.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0.43亿元,增加10.42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8.46亿元,比年初增加28.8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5.54亿元,中长期贷款20.69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人民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3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财产险收入3510万元,增长28.5%,人寿险收入19860万元,增长17.3%;全年赔付和给付支出8441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财产险赔付和给付支出3673万元,人寿险赔付和给付支出4768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2009年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实施省级科技项目8项。全年共新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批省级新产品17个,新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新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名牌5个,着名商标2件。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1.23亿元,创利税3.36亿元,自主研发的科技新品有9个列上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或高新技术产品。2009年全年共申请专利363件,得到授权124件,其中发明3件。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坚持教育优先,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明显提高。2009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45所,在校生4.5万人;职业中学3所,在校生0.96万人;小学99所,在校生4.71万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生151人;幼儿园110所,在园幼儿数3.9万人。现有专职教师922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均为10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升学率98.6%。全县本二以上进线1339人。较去年净增239人,净增人数超全市增量的一半以上。 九、文广、卫生和体育 文广事业快速发展。全县文化馆(站)21个,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万册,电子阅览室席位数60个。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达到73个。有线电视频道31个,年末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22.48万户,同比增长25.2%,其中县城有线电视用户3.7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78万户。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2009末全县共有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27个,床位1360张,卫生技术人员19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65人,注册护师(士)552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 体育事业平缓发展。全县举办县级运动会1次。竞技体育获得省级奖牌15枚,其中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2枚;获得市级奖牌14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5枚。学校学生体育达标率为85%,其中优秀率为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