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招远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1-02 烟台市招远市统计局

招远市统计局

2010年2月3日

2009年,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科学务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经济回升势头稳步增强,总体发展形势积极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回升势头稳步增强。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2%(比上年,下同)。人均GDP达到67397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9870美元),增长14.8%。

结构调整继续优化。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05亿元,增长10.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1.51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40亿元,增长20.6%。三次产业结构为5.7:62.9:31.4。全市税收收入占GDP比重达6.23%,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4.69%。

价格紧缩逐步缓解。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7%,消费品价格下降2.6%。在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别中,三升五降,即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5.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7%,食品类下降0.2%、衣着类下降4.8%、交通和通讯类用品下降3.3%、居住类下降3.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0%。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87亿元,增长4.9%。农业内部各行业协调发展,种植业产值22.35亿元,增长7.4%;林业产值1.51亿元,增长15.3%;牧业产值8.90亿元,降低2.6%;渔业产值3.47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5亿元,增长9.9%。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粮食产量30.37万吨,降低1.1%;粮食单产447公斤/亩,增长0.9%;油料产量6.87万吨,下降0.2%;蔬菜、瓜果产量5.32万吨,增长4.3%;水果产量44.99万吨,增长10.7%,其中苹果43.00万吨,增长12.0%。

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年末生猪存栏24.51万头,增长9.0%;大牲畜存栏3.20万头,下降13.5%;羊存栏3.16万只,增长5.3%;家禽存栏482万只,增长5.2%。全年生猪出栏35.02万头,增长31.5%;牛出栏1.51万头,下降23.4%,羊出栏2.93万只、下降6.4%,家禽出栏744万只,增长1.5%。肉类总产量达到4.08万吨,增长17.2%;禽蛋产量3.68万吨,增长6.5%;奶类产量9426吨,增长26.4%。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名优新品种养殖不断扩大,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2487公顷,增长5.7%,水产品总产量2.41万吨,增长4.6%,其中海水产品1.96万吨、淡水产品0.45万吨,分别增长3.7%和7.1%。在海水产品中,海洋捕捞0.41万吨,海水养殖1.55万吨。

林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803公顷,其中本年新育苗面积115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5.69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38%。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7.7万千瓦,增长7.3%;农村用电量7.05亿千瓦小时,下降0.5%;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2.2万吨,下降4.2%;有效灌溉面积3.6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4%。年末,全市724个村全部通电、电话和汽车,自来水受益村662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企稳上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398户,增长5.9%,实现工业增加值272.62亿元,增长15.9%,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5.11亿元,增长7.1%;集体工业增加值35.30亿元,降低3.6%;股份制工业增加值147.05亿元,增长1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70.38亿元,增长23.2%。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26.34亿元,增长4.0%。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44.64亿元和227.98亿元,分别增长6.9%和17.8%。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0.49亿元,增长18.7%。

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稳步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0.14亿元,增长15.5%;实现利润93.98亿元,增长20.6%;实现利税112.39亿元,增长19.6%。

五大支柱产业强势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黄金、食品、橡胶、机械、电子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为851.28亿元、89.77亿元、75.48亿元,分别增长18.7%、23.8%、25.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9.5%、79.9%、80.3%。

建筑业生产发展稳定。年末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54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亿元,增长3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万平方米,下降2.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2.9万平方米,下降1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步提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06亿元,增长2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47亿元,增长47.8%;第二产业投资111.43亿元,增长10.7%;其中工业投资110.46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投资104.16亿元,增长49.6%。

投资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国有和集体投资分别为15.05亿元和90.38亿元,分别增长15.2%和37.7%;股份制和私营个体投资分别为11.24亿元和46.93亿元,分别下降5.0%和增长10.8%;港澳台投资为3.65亿元,增长16.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05亿元,增长23.4%。

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36亿元,增长53.1%,其中住宅投资6.22亿元,增长90.5%,占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4.5%。房屋施工面积125.28万平方米,增加55.2%,房屋竣工面积29.50万平方米,增加19.3%,商品房销售面积38.51万平方米,增长41.3%,商品房销售额9.40亿元,增长43.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5.19亿元,增长19.5%。从城乡销售增长情况看,城市高于农村。城市零售额49.19亿元,增长20.0%;农村零售额36.00亿元,增长18.8%。从行业情况看,批发、住宿、餐饮业增幅较高。批发业零售额16.58亿元,增长29.2%;零售业零售额55.83亿元,增长17.3%;住宿业零售额0.48亿元,增长135.2%;餐饮业零售额6.48亿元,增长19.4%。从经济类型情况看,非公有经济增长快于公有经济,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6.92亿元,增长19.2%;非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68.27亿元,增长19.6%,其中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35.93亿元,增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