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大丰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11-17 盐城市大丰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73亿元,同比增长34.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30.9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96.15亿元,同比增长34.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4.75亿元,同比增长34.2%;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67.99亿元,同比增长46.5%,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1.9%。规模以上工业投资94.2亿元,同比增长35.5%。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第二产业投资额94.4亿元,同比增长31.8%;第三产业投资额36.38亿元,同比增长54.6%。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迪赛诺、大丰港石化码头、大丰港建材城、海港新城、开发区综合商贸服务区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风力发电、金羚纸业、大丰港二期码头等重点工程顺利竣工,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1个。

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1.98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住宅投资8.9亿元,同比增长17.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3.5亿元,同比增长71.2%,其中住宅销售10.0亿元,同比增长42.2%。

五、国内外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81亿元,同比增长20.1%。全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一是城乡市场竞相发展,消费品市场活跃。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同时在政府“支农”“惠农”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下,对激发农村消费热情,拉动农村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5亿元,同比增长18.6%。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2.26亿元,同比增长21.7%。二是餐饮市场一枝独秀,增幅位居各行业榜首。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消费理念更新,消费观念转变,以及消费层次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在外就餐作为时尚的选择,促进了全市餐饮业的进一步发展。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37亿元,同比增长59.6%,增速居各行业之首。

外向型经济难中求进。全年实际到帐外资19425万美元,同比增长5.5%,新批外资项目48个,合同外资29640万美元,引进注册外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10个。全年进出口总额29661万美元,同比下降5.9%,其中:自营出口26333万美元,同比下降9.7%。扎实开展整顿外派劳务市场专项行动,建成盐城首家外派劳务集中报名点,外派劳务市场秩序得到规范和加强。

市场物价小幅下降,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98.2%,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从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构成看,呈四升四降。其中: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9%,食品类消费价格下降2.3%,衣着类下降1.8%,交通和通讯类下降3.5%,居住类价格下降5.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运输能力有所增强。332省道全线竣工通车,疏港四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2009年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95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561公里,高速公路38公里,一级公路114公里。全年完成铁路货运量12.6万吨,同比增长57.5%;公路客运量776万人,同比增长3.3%;公路货运量427万吨,同比增长40.9%。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419万吨。民用汽车拥有量14295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885辆。

港口建设进展顺利。二期工程1个5万吨(兼靠7万吨)级的散货泊位、1个2万吨(兼靠4万吨)级的杂货泊位于2009年11月建成试通航;2个5万吨(兼靠8万吨)级石油化工泊位开工建设,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全年大丰港码头货物吞吐量202万吨,同比增长94.2%。全长15公里的南港区连接工程西段10公里基本竣工,东段实现初步通车。港城规划进一步完善,港城框架道路正在建设,日月湖土方工程、驳岸工程基本完成。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234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224万元,同比增长3.3%,电信业务总量12110万元,同比增长49.8%,本地电话用户25.5万户,同比下降3%,移动电话用户46.25万户,同比增长30.3%。

旅游业发展前景看好。全市旅游景点以古典文化、生态旅游为特色。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84.6万人,同比增长23.6%;接待海外旅游者6300人,同比增长57.5%,其中:外国人3400人,同比增长21.4%,港、澳、台同胞2900人,同比增长1.4倍。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0.0%,旅游外汇收入315万美元,同比增长10.3倍。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再上新水平。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0.53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9亿元,同比增长32.6%。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一般预算支出21.41亿元,同比增长26.7%。全年环境保护支出0.68亿元,同比增长65.2%;教育支出3.29亿元,同比增长1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8亿元,同比增长15.8%;医疗卫生支出1.27亿元,同比增长18.8%;农林水事务支出4.06亿元,同比增长10.9%。

金融信贷快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人民币)194.9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22.61亿元,同比增长16.4%。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人民币)105.63亿元,同比增长52.5%。

八、社会事业

科技创新取得新的进展。科技工作成效显着,16个高新技术产品得到认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199人,比去年增加423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4186人,比去年增加510人。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570件,比上年净增112件,其中发明106件,比去年增加19件;专利申请授权量343件,比上年净增145件。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9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全市高考录取率、本二达线率、中考优秀率等核心指标居盐城市第一。全市有专任教师5197人,其中普通中学2700人,小学2280人。普通中学28所,在校学生3.16万人,毕业生人数1.0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4132人,毕业生人数1989人;小学37所,在校学生3.09万人,毕业人数0.63万人;各类幼儿园37所,在校人数1.5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9.7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4%,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