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大丰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1亿元,同比增长20.2%,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13.86万元/人,从业人员数达2.1万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62亿元,同比增长36.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95.12亿元,同比增长35.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8.6亿元,同比增长36.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7.2亿元,同比增长33.8%;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46.4亿元,同比增长36.9%,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48.8%。规模以上工业投资70.41亿元,同比增长40.8%。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第二产业投资额71.6亿元,同比增长42.7%;第三产业投资额23.52亿元,同比增长15.9%。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风力发电、迪赛诺等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8个。 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9.32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住宅投资7.55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5.2亿元,同比增长1.4倍,其中住宅销售4.99亿元,同比增长1.5倍。 五、国内外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3亿元,同比增长25.3%,增幅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今年限额以上企业增势趋缓,限下企业增长较快,2008年限额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24亿元,同比增长16.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2.6%。到2008年末,我市限额以上企业有36家法人单位,比上年增加了3家。 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突出利用外资,上川仓储、百迈博、利汇基础设施等一批协议注册外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相继落户。全市进出口总额31504万美元,同比增长67.3%,其中:自营出口29172万美元,同比增长62.2%;全年新签项目(合同)109个;比上年增加30个,注册外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14个;实际到帐外资金18411万美元。 物价涨幅逐渐回落,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5.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回落2.3个百分点、3.0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消费价格上涨11.2%,涨幅比上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3.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价格下降1.8%,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4.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5.5%,居住类价格上涨6.8%。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铁路货运量7.8万吨,同比增长62.5%;公路客运量751万人,同比增长3.6%;公路货运量303万吨,同比增长6%。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441万吨。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88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648公里,高速公路38公里,一级公路86.6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457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237辆。 港口建设进展顺利。通用码头二期工程桩基工程全部完成,石化码头通过岸线利用评审、通航安全论证,试验段工程开工建设。口岸开放不断扩大,被列为对台直航的63个港口之一。全年大丰港码头货物吞吐量104万吨,同比增长38.7%,累计完成关税超过2亿元。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931万元,同比增长8.2%,电信业务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0.6%,本地电话用户33.2万户,同比增长0.6%,移动电话用户35.5万户,同比增长15.6%。 旅游业发展前景看好。全市旅游景点以古典文化、生态旅游为特色。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65.6万人,同比增长15%;接待海外旅游者4000人,同比增长近3倍,其中:外国人2800人,同比增长13倍,港、澳、台同胞1200人,同比增长43.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0.89亿元,同比增长14.1%,旅游外汇收入28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再上新水平。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0.05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47.0%,比年初预算增收0.52亿元。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一般预算支出17.17亿元,同比增长45.9%。全年农林水事务支出3.35亿元,同比增长68.7%;教育支出2.97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亿元,同比增长66.9%;医疗卫生支出1.1亿元,同比增长51.3%;环境保护支出0.56亿元,同比增长103.4%。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9.62亿元,比年初净增27.2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05.54亿元,比年初净增19.42亿元。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77.88亿元,比年初净增15.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9.4亿元,比年初净增1.29亿元。 八、社会事业 科技创新取得新的进展。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个,新增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776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3676人。全年专利申请量458件,比上年净增101件,专利授权量198件,比上年净增57件,其中发明87件。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64%,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 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全市有专任教师5368人,其中普通中学2743人,小学2349人。普通中学28所,在校学生3.29万人,毕业生人数1.2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4473人,毕业生人数2119人;小学37所,在校学生3.24万人,毕业人数0.66万人;各类幼儿园37所,在校人数1.36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8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39%,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8.28%。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显着提高,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5.4%,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6.7%,人均期望寿命75.4岁。全市有医院、卫生院32所,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全卫生系统现有卫生工作人员2615人,卫生技术人员213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03人,注册护士644人。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667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