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汨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打响两张品牌,推进三项工作,紧跟长、望、浏、宁,进军全省五强”的发展战略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市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强县行列,基本竞争力跃升至中部百强第56位,被评为“辉煌十一五?中国可持续发展品牌城市”。 一、综合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9亿元,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4.6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8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6.6:53.8:29.6调整为15.5:57.3:27.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689元,增长20.5%。 为民办实事全面落实完成。省委、省政府下在的我市24项实事项目和岳阳市委、市政府下达的10件实事34项全部完成,分别超额完成4项和8项。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9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2615口;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4所;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9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0个。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7亿元,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7.0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0.9亿元,增长5.6%;牧业产值15.5亿元,增长4.3%;渔业产值3.8亿元,增长7.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增长11.5%。 粮食生产形势稳定。2010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90.4千公顷,增长3.2%。其中:粮食作物种植67.8千公顷,增长1.3%;全年粮食总产量41.7万吨,增长4.1%,其中稻谷产量34.7万吨,增长0.4%,蔬菜25.8万吨,增长2.9%,肉类产量8.6万吨,增长4.9%,水产品产量3.0万吨,增长3.9%。 全市机耕面积64.6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62千公顷,机收水平达到93%,机耕水平达到95%,农机从业人员9500人,全市农机综合水平达到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主导作用继续增强。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36.1亿元,增长4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03.4亿元,增长37.3%,实现工业增加值86.6亿元,增长2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82.7亿元,增长2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年底为238家,净增37家。 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8%,规模工业全部资产利税率达18.3%,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1.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0.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90.0亿元,增长50.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93.0%。 建筑业不断发展。全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7亿元(利业建筑工程公司已迁移省外),完成房屋施工面积98.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2.8万平方米,增长20.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发展。全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9亿元,增长28.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额91.4亿元,增长28.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增长20.5%。年内开工项目238个,投资项目91个。 房地产业持续较快发展。2010年末,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三级资质及以上企业2家,房地产开发完成2.3亿元,增长15.0%,从商品房屋建筑用途看,住宅投资1.4亿元,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0.9%,房地产施工面积23.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2.8万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稳步增长。客运公司现有汽车辆数131辆,客运量347万人次,增长86.6%,客运周转量25463万人次,增长38.1%。铁路旅客发运量68.0万人,货运发送量20.1万吨。 邮电通信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361万元,增长9.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61万元,增长0.4%,电信业务总量5100万元,增长14.3%,本地电话用户6.8万户,增长17.2%,移动业务收入1.4亿元,下降6.0%,移动电话用户24.0万户,增长21.2%,GSM900兆基站数206个,增加38个;联通业务收入3500万元,增长16.6%,联通用户8.0万户,增长33.3%。 六、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消费市场持续走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0102元,增长18.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167元,增长3.5%,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支出稳步增长的影响,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增长22.0%,其中城镇34.2亿元,乡村5.3亿元,按行业分,批发业10.0亿元,零售业24.9亿元,住宿业0.6亿元,餐饮业4.0亿元。 招商引资成果引人注目。2010年,全市共引进城外规模项目74个,总投资48.8亿元,到位资金20.8亿元。乡镇加大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李家段镇引进北京天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占地80亩;红花乡引进投资3.5亿元的东风世景模板项目,还引进大型劳务公司2家,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拓宽了渠道。 引进外资进一步发展。新加坡德而乐施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一个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认证的厂商,该公司在工业园内投资6000万元,物流市场遍布100多个国家的冠宇家具与斯洛伐克客商合作,投资5000万元在工业园区建成了联合国总部办公设备采购基地。 七、旅游和城市建设 旅游事业发展迅速。2010年,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龙舟节,《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中华长歌行》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向全球展示了汨罗的新形象、新风采。龙舟节期间,吸引了近200辆武汉自驾旅客来汨罗参观游览。省旅游局将屈子文化园项目列入“251”工程,纳入全省“十二五”重大文化工程和全省标志性文化工程,并将屈子祠镇纳入全省旅游名镇。 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汨罗江大桥竣工通车,给201沿线迎来发展新机遇,107线和308线立交互通主桥竣工,城际交通进一步优化。大众中路、城西路高标准改造,天然气实现向部分城区供气,西湖公园建设完成一期工程,城区主干道电子警察系统投入使用,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动工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1.0亿元,增长15.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1亿元,增长8.9%,上划中央“两税”收入4.2亿元,增长13.5%。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7.4亿元,增长26.0%,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林水、医疗卫生支出增加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