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北碚区统计局 2011年2月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一极两区”、打造“幸福北碚”的目标,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精神,抢抓“外环时代”和“两江新区”的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句号。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32.37亿元,是“十五”末的2.7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4%,增幅居主城九区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7.07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75.83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比例为4.1:63.3:32.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79.2%、19.4%,分别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2、13.8、3.4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0年,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有力支持的背景下,我区启动实施促农增收工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931公顷,粮食产量达93098吨,其中稻谷42700吨;主要肉类总产量11824吨,其中猪肉产量9306吨;水产品产量4500吨,增长5.0%;蔬菜产量201805吨,增长21.7%。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反担保质押贷款,农村土地流转体系不断完善。 三、工业 2010年,全区继续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抓机遇求发展、抓重点求突破、抓落实求成效”,着力“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6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17.61亿元,增长24.0%。其中轻工业增加值38.38亿元,增长0.1%;重工业增加值79.23亿元,增长38.2%。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8.98亿元,增长17.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8.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新产品产值210.25亿元,增长21.2%,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9.5%;完成销售产值415.95亿元,增长29.9%,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0%;实现利润总额17.48亿元,增长11.3%,完成利税31.10亿元,增长8.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9.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77306元/人,增长6.4%。 四、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0年,全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五个重庆”建设的部署,加快建设“一极两区”,着力打造“幸福北碚”。完成新一轮区级土地利用总规修编,在全市率先创建“无违社区”。开工建设公租房108万平方米,建成城市危旧改安置房10万平方米和廉租房6.15万平方米。完成1.83公里城市主干道综合整治。年末全区建成区面积达43.85平方公里,市政道路长度达67.44公里,道路面积97.44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达2171公顷,比上年增加21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945公顷,新增8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1897公顷,覆盖率达4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增1.07平方米,达21.2平方米/人。 2010年,全区继续全面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辖区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主城九区最优水平。全年嘉陵江北碚段水质控制在国家三类标准以内,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及以上天数336天,占总天数的92.1%。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为66,为主城区最低。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6分贝,功能区噪声值44.7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值为63.0分贝。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区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推进力度,抓项目,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58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增幅居主城九区第二。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225.47亿元,增长33.8%。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265.06亿元,增长35.0%;农村投资15.52亿元,增长5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83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1.75亿元,增长25.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7.99亿元,增长6.6%。 分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98.57亿元,增长22.9%,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86.90亿元,增长26.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业完成投资49.31亿元,增长1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2.38亿元,增长115.8%。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5.10亿元,比上年增长46.8%。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6%,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8.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2.52亿元,增长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 六、交通、邮电、旅游 2010年,全区认真围绕“661123”统筹城乡综合交通规划,全力推进“便捷工程”建设。轨道交通6号线北碚段提前开工,朝阳复建桥桥拱合龙,龙凤大道一期通车、二期开工。全年改造干线公路15公里,开工建设40公里农村公路,新增城市公交线路4条,新增25个村通客运。年末全区公路里程达1145公里(含农村道路),其中高速公路58公里,一级公路17公里,二级公里90公里。镇村农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全年水路、公路货物周转量150211万吨公里,增长28.5%。客运周转量69735万人公里,增长10.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652万元,比上年增长4.5%。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6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56.84万户。信息网络高速发展,年末全区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9.27万户,新增2.26万户。 2010年全区紧紧围绕打造“两高一特”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成功举办腊梅文化节、消夏休闲节等活动;颐尚温泉创4A级旅游景区正式授牌,金刀峡景区改造加快推进;北温泉柏联SPA建成营业;大众温泉游泳健身中心主体完工。全年接待游客12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86亿元,比上年增长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