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宏观调控影响投资需求,居民消费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消费需求有所扩大,城乡市场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89亿元,增长18.9%。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7.49亿元,增长19.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8.4亿元,增长18.5%。从经济类型看,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42.99亿元,增长18.6%,占全社会的65.3%;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增长缓慢,分别增长3.2%、0.2%。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3.87亿元,增长16.3%;餐饮业零售额9.04亿元,增长31.3%。 对外经济成绩显着。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全市对外贸易总额为2.34亿元,比上年增长96.7%。其中自营出口创汇1.07亿美元,增长40.3%。引进到位市外资金17.11亿元,增长9.4%,实际到位外资1995万美元,增长9.5%。由世界500强企业之一韩国SK公司组建的四川汇维仕公司顺利投产。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16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28公里,高速公路54公里。全年公路和水运分别完成货物周转量6.63亿吨公里、3755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2.8%、0.1%。公路和水运分别完成旅客周转量16.26亿人公里、77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2.9%、3.9%。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电信光缆长度增加998皮长公里,达到4597皮长公里;新增长途业务电路0.36万路,达到2.35万路。互联网络快速发展,新增拨号上网用户2.23万户,达到6.36万户。其中新增宽带上网用户1.22万户,达到2.07万户。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6.52亿元,增长13.4%。新增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45万户,达到43.9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3.4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0.55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95万户,年末达到49.44万户。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93.4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4部/百人。 旅游经济趋于活跃。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旅游事业向旅游产业转变,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国内旅游较快增长。先后举办了春节中国彩灯狂欢节,“五一”龙都欢乐节、金秋风情旅游等24项旅游套餐活动,同时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人320.35万人次,增长23.6%。其中境外游人1875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66亿元,增长22.5%。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1.83亿元,比年初增长17.6%。各项贷款余额118.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长2.3%。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01.28亿元,支出504.62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3.34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市保险企业发展到10户,比上年增加3户。市民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71亿元,增长11.3%。其中财产险收入1.22亿元,增长7.0%;寿险收入3.49亿元,增长13.7%。保险功能进一步发挥。全年处理各种赔案支付额1.58亿元,增长25.4%。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7286万元,增长17.5%;寿险赔付金额8495万元,增长32.7%。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101所,在校学生50.09万人,专任教师2.08万人。其中高校两所,在校学生3.12万人,增长26.8%,招生数9119人,毕业生5726人。全市成人高校学生1.36万人。普通中学校145所,招生5.69万人,在校学生16.45万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37所,招生8808人,在校学生2.09万人。全市小学校592所,招生3.49万人,在校生23.21万人。全市幼儿园320所,入园3.37万人,在园5.1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2%。 科技进步成果丰厚。继续实施《自贡市科技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以创新为科技发展的主题,促进了经济发展。已在5户企业启动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启动6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完成8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动。新立市级以上项目42项,其中国家级火炬项目2项,国家级企业创新基金4项。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效益提高。有28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5项达到国际水平,12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取得社会纯收益5.1亿元,全市认定技术合同成交额7247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专业艺术团体演出1402场次。文艺节目获国家、省奖励25个,大型川剧《人迹秋霜》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和重大艺术成果奖;舞蹈《盐路向天边》获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3个,文化馆7个,博物馆3个。剧院影剧院5个。全市地方报纸出版8种,出版量2200万份;杂志出版28种,出版量35万册。 广播电视基础进一步增强。年末无线广播电台1座,节目1套,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9%;有线广播电视台1座,节目1套;电视台1座,节目2套,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8%。有线电视用户30.82万户,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32%。 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成立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制定了6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方案,开始建设市紧急救援中心和公共卫生应急医院,卫生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市卫生机构739个,人员1.07万人,床位6648张;卫生技术人员8457人,其中执业医师3912人,护师、护士2577人。医院32个,卫生技术人员4517人;疗养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15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297人;妇幼保健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439人;乡镇卫生院103个,卫生技术人员1906人。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富顺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查,新创省级卫生单位15个。全市新建市级卫生社区9个、卫生村5个、卫生集镇5个。 体育活动取得新成绩。首次承办了“东方锅炉杯”全国青年跳水冠军赛和第三届亚洲“东方锅炉杯”跳水赛两项高规格大型比赛,举办全市第十届运动会。获得省级以上竞赛金牌30枚,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5人。有各级体育社团67个,体育场馆28个,全民体育健身路径达到28条。发行体育彩票500期,销售1812万元,筹集公益收入108万元。 十、环境保护 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围绕跨越式发展和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优良城市人居环境的目标,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继续巩固扩大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的成效,釜溪河城区段两岸山清水秀,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市有各级环境监测站5个,环境监测人员86人。环境污染限期治理完成投资3853万元,增长55.6%。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88.6%、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42.3%。全市烟尘控制区面积43.88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34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