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荣昌县统计局 2012年2月27日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渝西川东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加速推进“六个荣昌”建设。全县经济呈现基础巩固、发展加快、质量提高的良好态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5526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936万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37261万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516329万元,增长13.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5%,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6%,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9%,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253元,比上年增长16.5%。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4410万元,比上年增长5.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8412公顷,比上年增加483公顷,增长1%;油料种植面积9041公顷,比上年增加375公顷,增长4.3%;蔬菜种植面积14946公顷,增加715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92860吨,比上年减少7193吨。蔬菜产量378028吨,增长4.0%。肉类总产量68736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6720吨,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54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1户,比上年增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723247万元(含电力数据),同比增长32.0%。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0.8%,比上年提高56.8个百分点;利税总额413244万元,比上年增长113.5%;实现利润279371亿元,增长130.4%;成本费用利润率9.1%,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82423元/人,增长7.9%。 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2361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9家,从业人员1.77万人。全年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06.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0.1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4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5.0%。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7449万元,比上年增长47.4%。5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中: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559960万元,增长45.7%;农村投资187489万元,增长6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1684万元,增长12.1%;第二产业投资796866万元,增长50.4%;第三产业投资898899万元,增长47.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74226万元,比上年增长44.7%,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69916万元,增长27.8%。完成开发土地面积30.80万平方米,下降8.1%。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25003万元,比上年增长9.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5688万元,增长8.0%,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5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416038万元,同比增长19.4%;餐饮收入105537万元,增长13.3%。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收入775652万元,增长20.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159188万元,增长22.1%。 六、对外开放 2011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28387万美元,增长128.0%。其中:出口总值达28296万美元,增长128.0%。分品种看:茶叶类出口355万美元,下降35.0%;夏布类出口5460万美元,下降22.0%;金属制品类出口3735万美元,增长99.6%;化工类出口3216万美元,增长33.6%;其他类出口15530万美元,增长2488.7%。 全年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49个,到位资金达到77.33亿元,增长73.0%。全年实际利用内资8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9%,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内资74.15亿元,增长128.7%。 实际利用外资1874万美元,增长15.1%。外派劳务562人,比上年增长10.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6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 全年公路客运量完成42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4%;公路旅客周转量120990万人公里,增长28.0%;公路货运量完成626万吨,增长24.2%;公路货物周转量53464万吨公里,增长31.1%。水路客运量13.7万人,下降17.5%;客运周转量95.9万人公里,下降17.5%。水路货运量10.3万吨,下降1.9%;货运周转量72万吨公里,下降2.0%。 年末,全县拥有民用汽车5046辆,其中货车4477辆、客车569辆,客车中城市公共汽车营运车77辆。民用汽车中私人汽车2462辆(营运)。全县出租汽车220辆。 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2266.48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高速公路)29.8公里,省道134.86公里,县道238.49公里,乡道327.16公里,专用公路11.59公里,村道1524.58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29.8公里、一级公路24.93公里、二级公路167.59公里、三级公路75.71公里、四级公路1589.70公里,等外公路378.75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550万元,增长37.9%;电信业务总量24500万元,增长8.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8.7万户,互联网用户3.08万户。 全年接待游客120.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实现旅游总收入19864万元,比上年增长39.7%。年末拥有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1家,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1家,实有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5家、二星级1家。 八、财政、金融 全年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33610万元,增长22.3%。其中县级财政收入362393万元,增长20.7%。县级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198680万元,增长25.9%;政府性基金收入163713万元,增长15.0%。从税收看,全年共完成县级税收收入85075万元,增长23.9%,其中:工商税收66743万元,增长45.8%。全年财政支出511778万元,增长24.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48229万元,增长24.3%;基金支出163549万元,增长23.6%。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37757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555747万元,比年初增长21.8%。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093687万元,比年初增长21.2%。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936816万元,比年初增长32.1%。不良贷款率为0.33%,比年初下降0.3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