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2-29 南京市浦口区统计局

南京市浦口区统计局

2012年2月25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执行的第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聚焦“四个第一”,打造“高新浦口”,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较快发展。

一、总体经济

经济总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01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1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13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7.41:56.83:35.76调整到7.26:57.53:35.21。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15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

农村改革成效继续深入。全年新增1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新增19个村(社区)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累计314家,新增合作社成员21013人,合作社成员总数比上年增长102.09%,合作社统一销售农产品总额比上年增长52.84%。

现代农业规模继续加大。全年新增高效规模设施农业项目22个,新建玻璃温室2万平方米,8332钢架大棚1600亩。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38万亩,其中高效蔬菜0.65万亩、高效园艺0.484万亩、特粮特经1.24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0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223万亩、设施园艺0.847万亩。全年新增高效渔业7550亩,新增设施渔业2800亩。休闲农业全年接待游客93.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实现综合收入4.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9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0%;增幅高于全区总体增幅4.7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67.8%,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

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全区规模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6.14亿元,比上年增长30.8%;规模工业增加值187.57亿元,比上年增长36.2%;规模工业销售收入7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规模工业利税总额97.3亿元,比上年增长40.7%。

亿元以上企业支撑作用加大。在全区296家规模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在亿元以上企业有144家,主营业务收入达683.36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高达89.8%,较上年同期上升了8.2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稳中有升。2011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117家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7.7亿元,比上年下降0.9%;主营业务结算收入92.3亿元,比上年下降3.8%;利税总额9.96亿元,比上年增长34.9%。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公司、江苏双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第十建筑工程公司等15家建筑业企业实现建安产值过亿元,建安产值达76.7亿元,比重达7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速。2011年,我区在很抓新城建设上,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力度。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11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大关,比上年增长29.3%,增幅位居全市13个区县之首。

投资结构更加合理,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46.2%,第二产业比上年增长32.9%,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25.8%,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增均实现较快增长。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8.65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0.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个私经济投资增势明显。全区累计完成个私经济投资283.61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4.1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比重不断加大。全年工业完成投资259.15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占全区总投资的比重达48.9%,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五、交通、贸易、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运输客运量达3987.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27.5%;客运周转量84165.9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了7.44%。

道路交通建设继续加大。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6个,总投资10.6亿元。当年实际完成投资5.81亿元。完成农村标准化公路104.3公里;新建镇村水泥化道路64.68公里;改造公路危桥13座。

交通客(货)运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对112个农村客运班车候车亭进行了更新和维护;新增和恢复客运线路13条;全区镇、街、村通班车率达1O0%;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达100%。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23.53平方米。

社会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30.97亿元,比上年增长35.2%。

消费环境有较大改善。华东贸、太平购物广场、沃尔玛、百安居、苏宁天润广场、澳林生活广场、永辉超市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在桥北陆续建成开业,服务业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市场规模继续扩大。2011年,新增限额以上企业(单位)387家;以红太阳商业大世界等5大亿元市场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达60.3亿元,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比重达26.1%;限额以上规模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增幅高于限额以下企业增幅15.3个百分点。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对外贸易高位运行。2011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306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出口总额2000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6%;进口总额1305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支撑对外贸易高位运行其作用,主要来源于全区对外经济的不断发展。2011年全区实现合同利用外资50822万美元,其中:千万美元大项目19个,项目总投资56807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59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5%。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76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6%。服务外包执行额669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9.1%,其中:离岸数300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5.4%。

旅游业进一步得到发展。2011年,实现旅游直接收入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景区旅游接待量达460.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1%。

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组织专家评审方案35项;出具专家评审纪要35份;全年共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30份,总体建筑面积486.96万平方米,其中:工业项目25个,建筑面积143.22万平方米;房地产项目48个,建筑面积227.75平方米;完成项目规划验线86个,验收建筑537幢,建筑面积267.98万平方米;完成规划放验线项目92项,建筑物672幢,建筑面积362.92万平方米。规划许可项目放验线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