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科技惠民兴农工程不断推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引进实验新品种16个,推进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1项,运用种植相关技术14项;建成LED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村2家;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30多场,累计培训人数1.4万多人次;培育江苏省农业科技服务超市1家。 全民科学素质继续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令》,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城市”、“倡导生态文明,共建生态浦口”等主题,组织开展了送科技下乡、进社区、进校园、送健康进社区、大型科普广场宣传咨询、科普电影放映等系列科普宣传活动。2011年,科普周和全国科普日期间,组织各类广场科普宣传活动34场;举办各种科普培训、讲座45期;放映科普电影36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多份;展出各种展板1000多块;免费体检1500人次、接受各类咨询2000人次;累计参观和受教育群众达3.5万多人。促进了本地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九、文化、广播电视 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2011年,以“文化浦口年”为契机,成功举办了浦口区第五届艺术节、庆祝纪念建党90周年红歌汇演、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大会、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获奖摄影作品展、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书画作品展等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了百场公益惠民演出、“三下乡”文艺演出系列活动,受到市民的积极好评。全年在送演出、送图书、送电影下基层活动中:共送图书6685册,计130010.8元;送电影共936场,计176506人次;送演出50场次等。组织开展了《浦口历史文化丛书》的编纂工作,在收集相关资料上:已完成山水、文物古迹、人物三大类60余篇稿件。正在进行打造、挖掘、整理民间特色项目“荷花灯”,浦口民歌《八老鸽子》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录制活动等。 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2011年,沿江街道成功申报了江苏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街镇示范区建设;江浦街道成功创建了南京市首批示范文化站;建成了沿江等4个增强型文化信息工程基层服务点;建成了3个市级示范文化室和12个区级示范文化室;完善了农家书屋管理规范,建立健全了各项资料台账。 “非遗”保护力度加大。2011年,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和“6·11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拍摄了狮子岭庙会和泰山庙会的有关资料。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公布了浦口区第二批“非遗”项目19个和浦口区第一批“非遗”传承人,举办了“非遗”橱窗展览系列活动等。 文化市场文明进一步规范。2011年,办理行政许可证审批37件;检查各类文化娱乐场所5837家(次);查处举报43起;查缴违规音像制品2.3万余盘(张)、盗版图书0.6万本(册)、非法报纸出版物257份、非法电子出版物1.3万张(盘),收缴赌博游戏机226台;引进投资百万元以上文化娱乐场所5家。 广播电视宣传力度加大。2011年,两会期间,在新闻节目中增设“聚焦两会”、“代表、委员之声”、“贯彻落实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等专栏。为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改版了《有事说事》特色栏目;在《看江北》节目上,从节目方向、节目选题、节目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在各联办单位的服务与合作上,推出了系列联办栏目。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2011年,全区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63万户,整转数字电视用户2.79万户。投入工程建设资金923万元,完成工程项目77个,新架设光缆153KM。 十、卫生、体育 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深入。实行了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实施新招聘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区137名乡村医生参加学历补偿教育并取得了淮阴卫校中专学历。为全区163名乡村医生办理了养老保险,55名达到退休年龄的乡村医生领取了生活补助。盘城、沿江、乌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分别通过省、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验收。 农村卫生服务有序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覆盖率稳定在100%。全区五保、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全部无障碍地进入了合作医疗行列。人均筹资标准由2010年的300元提高到350元,全年全区总补偿70.22万人次,总补偿7082.38万元,较2010年同期增长21.10%。住院政策补偿比71.28%,住院累计补偿万元以上1074人,较去年同期上升37.52%。最高个人补偿12万元。全年单病种补偿944人次,医疗总费用456.91万元,补偿274.57万元,实际补偿比达60.1%。实施儿童重大疾病保障,三例(一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得到保障,累计补偿7.08万元。实现了省、市、区、镇、村五级联网、参合农民刷卡就医,现场即报。基本建成了全区各类医疗资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浦口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卫生部领导,江苏省卫生厅及多家兄弟单位的好评,并列为江苏省卫生信息化建设五个试点市、区之一。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80/10万以下。全区未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消除碘缺乏病评估考核通过省级考核验收。顺利通过省级医疗监督服务示范区和市级慢病规范化服务管理示范区创建验收,全区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22540份,免费为全区4.3万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慢病防治全面步入信息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全面实施生活饮用水和学校卫生监督、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以及医疗服务单位监督管理、传染病管理等。全年依法取缔非法游医77户次,没收药品、器械价值4万余元。为辖区内3万余名儿童健康体检;免费婚检率达94%;妇女病普查率达99%;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农村妇女免费补服叶酸等,各项指标均位于全市前列。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2011年,成功举办了历时8个月、7个大项浦口区第三届运动会;在举办的浦口区2011年“鼎业杯”万人迎春健身长跑活动中,全区共有39支代表方队近万人参加了长跑活动;“五环旗下”——奥林匹克会旗传递活动在本地区老山森林公园隆重举行,传递活动在本地区11个镇街顺利开展;举办的“迎青奥·8月8日全民健身日·体育进社区·农民体育幸福工程—浦口区健身操(舞)大奖赛”在浦口区泰山街道文体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全区各镇街的16支代表队参加了此次比赛;举办了2011年浦口区老年人体育节系列活动、区“鼎业杯”足球联赛;举办了南京市浦口区、滁州市来安县中国象棋、围棋对抗赛;举办了区“荣宝利杯”篮球联赛、浦口区第六届“圣泽杯”棋类比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