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2-02-28 吉林省统计局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截至2011年末,全省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不包括双聘院士)。全省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吉林省与科技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省属重点实验室31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个。

2011年全省国内专利申请量8196件,授权量492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7.2%和13.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334件,授权量1202件,分别增长19.6%和53.1%。2011年度(自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登记省级科技成果500项。全年有8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6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47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获得省科技发明二等奖;4项获得省科技发明三等奖。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072份,实现合同成交额26.26亿元。

2011年末,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711个,其中国家质量检测中心14个,全年共监督抽查产品30种,625个批次。全省共有质量认证机构4个,有3940户企业通过了自愿性认证,颁发证书4807张。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3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3.13万台件,增长7.5%,截止2011年末,全省已拥有吉林省名牌产品246个。

2011年全省各级气象部门累计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511次,手机短信预警信号累计覆盖0.58亿人次。全年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47架次,跨区域飞机增雨作业13次,地面人工增雨242次,累计增水15.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9%。开展人工防雹作业829次,保护了4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免受雹灾损失。全省共有38个地震台站,其中包含16个火山观测站,全省共有18口观测井。

2011年末,全省小学5600所,招生25万人,在校生143.9万人。初中1230所,招生23.2万人,在校生75.2万人。普通高中学校248所,招生16.9万人,在校生47.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352所,招生9.2万人,在校生26.6万人,毕业生9.7万人,其中获得职业技术证书的人数为4.1万人。另有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2559所,注册学生数62.7万人。学前教育机构5799个,其中独立设置幼儿园3432所,入园(班)幼儿为28.3万人,在园(班)幼儿为4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46所,在校生6015人。

全省研究生培养单位19个,全年招收研究生1.8万人,在学研究生5.5万人。有普通高校57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7所(包含9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普通专科(高职)院校20所;全年招收普通本科、专科(高职)学生16.3万人,在校生5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万人。全年成人高校本专科共招生7.3万人,在校生15.3万人。

2011年末,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机构)2894所,在校生49.6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15所,在校生11.1万人;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4所,各类注册学生5268人;民办普通高中26所,在校生3.1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85所,在校生3.4万人;民办普通初中31所,在校生5.4万人;民办普通小学20所,在校生3.6万人;民办幼儿园2703所,在园学生22.5万人。

独立设置少数民族普通高中25所,在校生1.7万人;少数民族初中43所,在校生1.1万人;少数民族小学70所,在校生2.7万人。少数民族幼儿园48所,在园儿童1.5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截至2011年末,全省拥有文化馆77个,艺术表演团体67个;公共图书馆65个;博物馆58个,全年参观人数达672万人次。

2011年全省出版图书2.2万种(套),其中新书1.3万余种,新增图书品种首次突破万种,发货码洋超过55亿元。报纸年总印发量近15亿份,销售收入预计达到16亿元。期刊年总印发量近3.2亿册,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报刊广告收入近7亿元。年出版音像电子出版物540多种,实现产值近5000万元。印刷复制及光盘生产实现产值68亿元。互联网及数字出版年经济规模超过5亿元。年各类出版物销售近62亿元。2011年,全省新闻出版业经济规模预计可达240亿元,同比增长20%。

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8.5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64%,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为49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达到344.98万户。

截至2011年末,全省有卫生技术人员13.9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96万人,注册护士4.80万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医疗床位11.24万张。全省有乡镇卫生院768个,床位1.7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5万人。全省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39家,村卫生室1.16万家。全省所有县(市、区、开发区)均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有1302.05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07%。全年共筹集资金29.96亿元;已有704.92万参合农民从中受益,支付补偿资金26.18亿元,占筹集资金总额的87.36%。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7.1万例,报告死亡167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59.5/10万,死亡率0.61/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为17.02/10万;婴儿死亡率为6.8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4.93%。

2011年,我省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01枚、银牌93枚、铜牌79枚。全年培训审批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00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662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435人。全年新建1个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营地;1个市(州)级全民健身中心;6个县(市、区)级全民健身中心;110个(市、区)级健身广场;207个街道(社区)健身路径;147个乡镇健身路径;726个行政村配建了体育器材。新建全民健身活动站点367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个,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达226万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749.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9万人,出生率为6.53‰;死亡人口1.51万人,死亡率为5.51‰;自然增长率为1.02‰。人口性别比为102.68。

表10:2011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全省总人口 2749.41 -

其中:城镇 1468.19 53.4

乡村 1281.22 46.6

其中:男性 1392.88 50.66

女性 1356.53 49.34

其中:0—14岁 356.10 12.95

15—64岁 2153.34 78.32

65岁及以上 239.97 8.73

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796.57元,比上年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3010.63元,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9.9元,增长20.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05.8元,增长27.9%。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2.7%,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5.3%。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88平方米,增加0.47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住房面积24.4平方米,增加6.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