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2-28 吉林省统计局

吉林省统计局

2011年2月18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和“民生”两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吉林特色,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全省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53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77.40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01.20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52.11亿元,增长10.9%。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全省人均GDP达到38321元,增长13.4%。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2.1∶53.2∶3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66.7%和28.8%。

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318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60.4亿元,增长3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4.19%。

图1:2007—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吉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2(以上年为100,下同),价格水平同比上涨5.2%。其中,农村为105.4,上涨5.4%;城市为105.2,上涨5.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11.4,上涨11.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5.4,上涨5.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6.1,上涨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5.6,上涨5.6%。

表1:2011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上年=100

指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2 105.2 105.4

食品 110.9 110.7 111.8

其中:粮食 110.9 110.1 112.4

烟酒 102.2 103.2 100.7

衣着 103.0 103.2 102.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1.7 102.1 100.8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3.5 103.4 103.6

交通和通信 100.7 99.9 103.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1 99.9 101.1

居住 105.5 106.0 103.9

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850.1亿元,增长41.1%。其中,全年完成税收收入624.2亿元,增长42.1%。在全年完成税收收入中完成企业所得税收入90.59亿元,增长48.9%。税收收入占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3.4%,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2201.74亿元,增长23.2%。其中:教育支出319.82亿元,增长27.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8.99亿元,增长18.0%;交通运输支出149.79亿元,增长66.8%;医疗卫生支出143.87亿元,增长29.7%;住房保障支出124.15亿元,增长43.0%;节能环保支出102.42亿元,增长43.2%。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77.4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实现种植业增加值676.16亿元,增长6.8%;林业增加值51.24亿元,增长5.4%;牧业增加值493.01亿元,增长2.2%;渔业增加值19.08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7.95亿元,增长9.2%。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17.52万亩,比上年增加79.15万亩,增长1.2%。全年粮食总产量3171万吨,增长11.6%。其中,玉米产量2339万吨,增长16.7%,单产7462.8公斤/公顷,增长13.5%;水稻产量623.5万吨,增长9.7%,单产9019.9公斤/公顷,增长6.9%。

图2:2007—2011年全省粮食产量

吉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3]236.2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猪肉产量122.0万吨,增长1.8%;牛肉产量43.4万吨,增长0.4%;羊肉产量3.9万吨,增长1.9%;禽肉产量66.9万吨,增长1.5%。生猪存栏989.3万头,增长0.3%;生猪出栏1480.2万头,增长1.8%。牛奶产量45.2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95.3万吨,下降0.4%。

表2:2011年全省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年产量 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3171 11.6

蔬菜总产量 万吨 971.3 -10.0

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 万吨 236.2 1.5

禽蛋总产量 万吨 95.3 -0.4

牛奶总产量 万吨 45.2 3.9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17.3 4.1

猪存栏 万头 989.3 0.3

牛存栏 万头 442.0 4.1

羊存栏 万只 391.6 -1.8

家禽存栏 亿只 1.5 4.5

猪出栏 万头 1480.2 1.8

牛出栏 万头 294.3 0.2

羊出栏 万只 310.9 1.7

家禽出栏 亿只 3.8 1.5

截至2011年末,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355.03万千瓦,增长9.8%。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均有增加,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5.07万台、机电井17.56万眼、节水灌溉机械3.04万套,分别增长19.4%、3.6%和9.0%。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达到180.75万公顷和111.62万公顷,增长4.7%和5.0%。其中,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7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82万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达到42.51亿千瓦时,增长7.6%。

全省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4000个,增长2.6%。粮食加工量达1500万吨,畜禽屠宰加工量达3.6亿头(只),分别增长1.4%和5.9%。全省实现园艺特产业产值830亿元,增长17.3%;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3083亿元,增长20.9%。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895个,有机食品318个,无公害农产品255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81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500万亩。全年全省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量达3520万吨,实现产值54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62.1亿元,带动农户290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9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53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增幅高于年初规划目标3.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316.6亿元,增长24.9%;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215.1亿元,增长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