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六、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健康运行,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交通银行、包商银行正式入驻,至年末,全旗金融机构总数16家,各类营业网点91个;各项存款余额335.32亿元,增长4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4.74亿元,增长38.3%;各项贷款余额239.54亿元,增长15.7%。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旗现有保险企业及网点17家,全年保费收入50410万元,增长35.1%,其中:财产险33909万元,同比增长47.9%,人寿险16501万元,同比增长14.6%;全年保险赔付总额8638万元,同比增长26.9%,财产险赔付6650万元,人寿险赔付1988万元。 七、商品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消费水平显着提高。初步统计,全年全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亿元,增长17.8%。在总量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89亿元,增长20.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1.11亿元,增长12.2%。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达到26092元和8465元,分别增长13.4%、20.6%,城乡消费均保持快速增长,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美食、汽车、住房、旅游成为消费新热点。 市场物价同比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2011年全旗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7,比上年上升5.7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CPI涨幅高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同比上涨14.6个百分点;烟酒类同比上涨1.1个百分点;衣着类同比上涨1.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同比上涨2.5个百分点;居住类同比上涨5.1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上涨2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投入近10亿元,对17所学校B级校舍进行了加固,新建幼儿园2所,改建、维修中小学27所,开展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年内选聘专职教师235名。年末全旗共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71所,有教职工4173名(其中:专任教师3312名),在校学生和在园幼儿53942人,其中:小学25所,在校生21927人,专任教师1254人;普通中学13所,在校生17375人(其中:高中在校生5900人,初中在校生11475人),专任教师1359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2078人,专任教师149人;有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12562人,专任教师550人。全旗适龄人口小学入学率及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达到1248人,本专科录取率达92%。 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年旗财政列支科技资金4020万元,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先后帮助企业建立研发中心16个,促成12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成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大路基地、地方企业联合煤间接液化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用瓷生产研发基地等试验基地。荣获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称号。 九、文化体育、广播和卫生事业 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规划建设了1处综合活动中心,4个街道办综合文化站、35个标准文化室、54个草原书屋。全年举办各类大型广场文体活动10场,举办了“三·八”、“五·一”、全区七盟市红歌大赛、建党90周年红色歌曲大合唱等晚会。电影管理站全年共放映影片2863场(次)。配合内蒙古卫视《蔚蓝的故乡》纪录片进行采风,录制了5首漫瀚调典型曲,创作了漫瀚调表演唱《准格尔人民歌颂党》。在建党90周年之际,开展了120多场红色电影进校园和优秀红色电影展播活动。自办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达90%以上。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举办了钓鱼比赛、第七届“生力杯”乒乓球邀请赛,承办了鄂尔多斯市老年人门球赛,与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共同承办了“国蒙杯”中、蒙、俄国际摩托车汽车场地越野赛等大型赛事。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投入3.61亿元,启动了1所旗级医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装备了47个村卫生室、3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个基层卫生院;为8所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全年共购置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器械72台(件),选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66名,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旗现有旗直医疗卫生单位7个,基层卫生院14所,民营医院4所,村卫生室145个,个体诊所10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全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1769张,卫生技术人员1604人。年末全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207215人,农民参合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全旗计划生育率97.7%,人口出生率为9.86‰。 十、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旗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8.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8%;新增城镇集中供热面积169万平方米、绿地面积45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5平方米。进一步推进旧城拆迁改造工程,薛家湾完成拆迁142万平方米,建成回迁房2970套41.8万平方米。新开工回迁房4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881套105万平方米,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改造农村危旧房1007户、10.7万平方米。全旗集中供热面积达到854.5万平方米,全旗供水综合生产能力3.5万立方米/日。 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完成生态建设面积115万亩,全旗植被覆盖度达到72.5%,森林覆盖率达到29%。污染减排和矿区治理成效显着,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4226吨、化学需氧量2138吨、氨氮433吨,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清运面均达到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就业 2011年年末全旗户籍总人口312632人,全年出生人口3987人,死亡112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提升,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62053元,比上年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79元,较上年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93元,较上年增长15.1%。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抽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7.72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40辆、彩电120台、移动电话282部、电脑82台、空调器24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3平方米;每百户拥有汽车31辆、移动电话222部、彩电100台、摩托车71辆、空调19台。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1年末,全旗共有90255名农民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统筹,有8160名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统筹,继续为6739名原国有、集体和二轻转制破产企业职工代缴养老保险费4273万元,并发放生活补贴费每月400元共计3157万元,为1520名个体工商户补贴养老保险费227万元。有25282名职工纳入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共有311个单位的35498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有58665名城镇居民参加了居民医疗保险统筹。有217户20293名企业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统筹,有20046名企业职工(其中女性10106人)参加了生育保险统筹。有10648人参加了生态移民养老保险统筹,有3743人参加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统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