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东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波市江东区统计局 2012年2月23日 2011年,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开展“三思三创”活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六个加快”战略,大力实施服务强区主战略,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发展速度稳中有升、发展活力逐步增强的积极态势,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9.4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工业增加值1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扣除烟厂后,实现生产总值27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2:18.5:81.3。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7.6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地方财政收入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59.1%、52.3%、37.8%、35.0%和27.9%。 经济主体平稳增长。全年新设企业2585家,比上年增长8.9%。其中内资企业2496家,注册资本(金)44.7亿元;外资企业89家,注册资本(金)4.1亿美元。新设个体工商户3729家,资金数额2.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0.0%和42.9%。本年末全区共有企业13782家,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11家,第二产业2210家,第三产业11561家。企业法人总计9702家,占企业总数的70.4%,注册资本(金)约569亿元,比上年增长5.8%。本年末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17090家,资金数额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和20.6%。 价格上涨有所遏制。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3%,涨幅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在6月份达到高点之后,涨幅呈现逐月回落态势;八大类价格呈“七升一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最高,上涨1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6%,出厂价格上涨5.9%。房价回落态势明显,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逐月回落,10月份起出现负增长,12月同比下降1.3%。 二、农业 农业产值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74万元,比上年增加2158万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合作社经济平稳发展。年末拥有股份经济合作社27个,集体资产总量达到了71.9亿元,比2010年底的69.3亿元增加了2.6亿元,增幅为3.8%,社均总资产2.66亿元;净资产达57.1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0.1亿元,增幅为0.2%,社均净资产达到了2.11亿元。合作社经常性收入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产销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产销率达到99.7%。扣除烟厂后,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19.1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02.9亿元,比上年增长43.5%。 工业结构继续调整。扣除烟厂后,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总产值22.7亿元,比上年增长5.7%;重工业实现总产值80.2亿元,比上年增长59.7%,增速比轻工业快54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1∶2.34变化为1∶3.53。 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认定1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6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含烟厂)的比重达到36.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1.0亿元,比上年增长81.6%。 工业效益持续提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7.7亿元、利税总额10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2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考核得分为833.7分,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达到24.2%。 建筑业发展较为平稳。全年85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2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0%。竣工产值118.0亿元,比上年增长5.3%。实现利润总额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2亿元,比上年下降12.4%。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但增幅与上年相比回落18.5个百分点。其中完成服务业投资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98.9%。完成民间投资49.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与国有控股投资下降7.8个百分点相比实现了较快增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上升至33.2%,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9.5亿元,比上年增长60.6%。房屋施工面积37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9%;房屋竣工面积101.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3%;商品房销售面积3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7%。东部新城完成投资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启动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五年计划,完成9条背街小巷综合改造。完成百丈路等“三横三纵”街景整治。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程加快实施,陆家和泰雅苑经济适用房共顺利交付房屋702套,完成率99.85%;陈婆渡一期完成桩基总量87%。老小区整治危房解危稳步推进,老小区专项整治工程共计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受益住户达6269户。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开展打通“断头路”专项行动,计划完成的4条道理全面贯通,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江东区域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全面完成卡口改造和停车场建设。 五、国内贸易、六大经济、旅游 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受政策、油价、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与往年相比,本年汽车类商品的销售增长较为平稳,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0.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增幅比上年回落14.5个百分点,占全区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超过32%。限上批发零售业其他商品种类中,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9.9亿元、9.3亿元、5.4亿元和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3%、20.0%、14.3%和58.9%。全面启动专业市场改造,完成水产市场搬迁。全年商品市场交易共实现成交额2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2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开业,神化亚太金属网上商城加快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