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叙永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教科文卫和体育 教育科技事业稳定发展。继续巩固教育“两基”成果,狠抓人才培养工程,投资5229万元维修、改造校舍,新建校舍4.37万平方米,叙永职高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完成5210人,高考本科上线629人,再创历史新高。投入科技创新资金506万元,对23个项目给予立项支持,申报国家专利项目16个。全县共有小学66所,在校学生6.38万人,专任教师263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普通中学38所,在校学生3.7万人,专任教师1832人。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农家书屋230个,图书34.5万册。建成县级室内体育健身馆1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个,建设阳光儿童体育乐园1个。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61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751公里,安装光纤电视用户5.28万户,新建有线电视网络27公里,发展数字电视用户2400户。 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实现基本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覆盖6.8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2%。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62个,实有床位2299张,卫生技术人员2319人,其中执业医生443人,执业助理医师222人,注册护士474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组织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30余场(次),获得省级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10枚;省级团体第4名1个、第5名1个;市级团体奖第1名2个、第2名1个。 九、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分别比2006年下降30.67%和20%。石漠化治理面积16.5万亩,被列入全国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6%,COD(化学需氧量)削减832.14吨,NH3-N(氨氮)削减103.83吨。城乡风貌改造投入资金1.1亿元,改善居住环境2.6万户;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成投用。 安全生产继续保持较好态势。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07起,下降6.1%;死亡人数32人,下降15.8%;受伤人数142人,下降9.0%;经济损失317万元,下降2.0%。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71.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09万人。人口出生率13.07‰,死亡率9.47‰,人口自然增长率3.6‰。城镇化率26.28%。 工资水平较快增长。年末单位在岗职工数1.76万人,增长1.4%。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1.54万人,增长0.8%;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769人,增长3.6%;其他单位1437人,下降0.9%。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161元,增长17.7%,其中:机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1375元、事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897元、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295元,分别增长11.0%、19.7%和16.2%。 城乡居民收支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59元,增长15.1%。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2.9%,经营性收入增长25.9%,财产性收入增长28.5%,转移性收入增长20.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979元,增长16.7%。城镇恩格尔系数40.9%,上升1.1个百分点。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1台、电冰箱94台、电脑59台、空调器113台、移动电话195部。 农民人均纯收入4752元,增长21.3%。其中工资性收入1764元,增长22.9%;家庭经营性收入2653元,增长17.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30元,增长33.5%。农村恩格尔系数46.9%,下降0.6个百分点。人均住房面积32.9平方米,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94台、洗衣机67台、影碟机42台、移动电话125部。 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明显。企事业机关在职职工参保人数3.14万人,发放离退休养老金人员1.5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3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0883人,发放低保金2294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5707人,发放低保金3128万元。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1224户,购建保障性住房1100套,发放农村医疗救助金666万元、城镇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金181.7万元、农村救灾救济资金823万元,受助对象达到2.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3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7%,农村扶贫解困1.98万人。社会福利机构21个,床位1476张,城镇社区服务机构9个。 注:1、公报中本县生产总值、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相对数按可比价计算。 2、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据以《叙永统计年鉴(2011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