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2-28 孝感市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7.45亿元,增长2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63亿元,增长30.8%。各项税收收入35.58亿元,同比增长33.2%。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8.37亿元,增长31.2%;地税部门完成27.21亿元,增长33.8%;财政部门完成16.05亿元,增长25.8%。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1.54亿元,增长41.8%。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3.49亿元,比年初增加178.27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280.03亿元,比年初增加55.1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48.31亿元,比年初增加122.97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7.47亿元,比年初增加88.2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15.71亿元,比年初增加42.25亿元。中长期贷款241.77亿元,比年初增加47.16亿元。

全市保险行业保费收入25.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财险保费收入4.3亿元,增长14.8%,寿险保费收入21.5亿元,增长1.8%。赔款给付支出4.7亿元,增长29.9%;给付率18.2%,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幼儿园431所,在园儿童11.5万人;小学649所,在校学生32.2万人;普通中学219所,在校学生30.9万人。全年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177所,投入资金2.25亿元。教师专业素质继续得到提高。全年共选送355名校长、农村教师参加国培和省级培训,市级集中培训4200余人。教育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全年共资助各类贫困学生32.51万人,发放各类补助资金2.25亿元,共为8312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贷款手续,发放贷款资金0.5亿元。

科技工作成效显着。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95个,高新技术产品达到486个,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159家。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4.4亿元,增长28%。全市338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院士工作站3家,7家企业参与6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年新增省级研发中心6家,达到34家,市级研发中心达到111家,全年申请专利943件,授权581件。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9910万元。全市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66项,获2011年度省科技奖励9项,其中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全市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6个,建立“农技110”服务点45个,湖北“农技110”用户达到7.74万户。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全年新创作剧本《冬日荷花》、《董永全传》,移植改编传统剧目《窦娥冤》,《呼唤》、《孝子情》、《生命如歌》、《云梦黄香》等一批作品经重新创作加工,已搬上舞台。全市农村电影放映3.89万场次,共建成“农家书屋”681家,安装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13套。全市所有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年底全部实现了对外免费开放,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城乡广播电视网络日益完善,全年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8万户。全年派出16支青少年儿童运动队,26次参加湖北青少年儿童16项竞赛,共夺得金牌27枚。

卫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33万张,卫生机构人员2.43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6万人,执业医师6631人,注册护师、护士5166人,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2.76张,医生数1.38人。全年卫生系统共争取中省项目35个、争取建设资金911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585万元、地方配套2527万元。全年累计新改扩建22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82个乡镇卫生院,5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28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公共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全覆盖。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28.9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81万人,出生率为11‰;死亡人口5.34万人,死亡率为1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8元,增长15.2%,其中人均工薪收入11317元,同比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7029元,增长18.3%,其中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668元,增长15.1%,占全部纯收入的52.2%。

就业服务不断完善。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岗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前培训累计完成9万人。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34.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保4.4万人,失业保险24万人,职工医疗保险35.77万人,工伤保险23.28万人,生育保险12.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86.3万人,参保率达99%。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共收缴社会保险五项基金征缴25.6亿元,支付基本养老金20.8亿元。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17.5亿元,支付养老保险费13.8亿元,全市失业保险费征缴0.36亿元,医疗保险费征缴4.9亿元,工伤保险费征缴0.29亿元,生育保险费征缴0.1亿元。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共组织113万人员参保缴费,适龄人口待遇发放率实现100%。

十一、安全生产、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88起,受伤362人,分别下降17.5%和19.0%,死亡103人同比下降1.1%,直接经济损失1043万元,同比增长31.2%。

年末全市耕地总资源306.64千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262.25千公顷。全年共申报各类土地整治项目33个,建设规模约4万公顷,总投资10.22亿元,竣工后可新增耕地面积0.33万公顷;在建土地整治项目32个,建设规模4万公顷,总投资10.31亿元,竣工后可新增耕地面积0.24万公顷。全市共开展执法巡查2128次,发现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119件,制止违法行为113件,有效地遏制了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发生。

全市集中式饮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5%,绿化覆盖率达到40.2%,森林覆盖率24.3%,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