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2-02-28 玉溪市红塔区统计局

红塔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对区属普通高中实行免费教育,即:免学费、免住宿费、对家庭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并将区属普通高中公用经费由100元/年?生提高到300元/年?生。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成立了玉溪八中。完成了大矣资小学和任井小学合并办学,实现了大密罗小学和甸苴小学、法冲小学和洛河中心小学从一年级开始的合并办学。大力实施校安工程,拆除危房19088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05.78%。玉溪二职中改扩建、玉溪第七中学改扩建、研和中小异地搬迁、金家边小学异地搬迁等项目有序推进。制定了《红塔区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11-2013年)》,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新建玉兴街道中心幼儿园。

文化事业继续蓬勃发展。2011年,红塔区成立区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局,优化整合文化、旅游、广电、体育资源,形成了大文化工作格局。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三人舞《崴灯》参加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荣获表演三等奖,大型歌舞诗画《哇家玉溪》参加云南省滇中南民族艺术节比赛演出荣获综合剧目金奖及21个单项奖。推进农家书屋向大的自然村延伸,完成玉兴街道居民小组农家书屋建设20个点,新增图书21000多册。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了全区52个村级服务点的安装准备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广场活动35次、参加群众达12275人次,放映农村公益性电影1054场次,放映故事片107部、科教片37部,累计观众31万人次。深入开展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完成了研和可官魁阁的修缮工程,实现聂耳故居对社会免费开放,完成玉溪红塔、北城李家大院、可官魁阁、玉溪郑氏旧居、排山营凤凰观5个文物保护单位的第七批省保申报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依法严厉制止和查处文化市场违法经营行为,促进了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

2011年末,全区有文艺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馆2个,博物馆1个,文物管理所2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54.1万册,其中:市图书馆藏书36.4万册;区图书馆藏书17.7万册。全区乡、街道文化站11个,文化站藏书12.15万册;全年博物馆、纪念馆活动参观人数49.2万人次。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进步。2011年全区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100%。红塔区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主干线总长830公里,有线电视用户52808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9.99%,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7526户。

全年,红塔区电视台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大“生态立区、科教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稳区、文化和区”发展战略和“两个率先”目标宣传力度。共播出电视新闻1450条(超任务数250条),被市电视台(含新闻直通车)采用350条,播出“创卫曝光台”舆论监督节目135条;专栏部播出《红塔区辉煌“十一五”》、《文明三乡》、《健康伴我行》自办专栏节目54期(超任务数14期);为配合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拍摄播出了《红色记忆》电视专题片9集;播出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党史国史》10部59集,90部经典电影,90首红色歌曲,以及《学习杨善洲,造福老百姓》电视节目;播出电视剧68部1800集,电影365部。宣传标语、各类通告1087条(次),公益广告950条(次),政府领导安全月电视讲话1期8次,完成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三乡讲坛”文明礼仪等实况录像5场。

十、卫生和体育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红塔区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按定额补助公用经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11万元;一般乡、街道卫生院按照9万元、7万元、6万元三个档次补助公用经费。山区乡村医生补助由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300元、半山区由120元提高到250元、坝区由80元提高到150元。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通过提高筹资标准、提高门诊补偿封顶线、提高住院医药费报销比例、提高住院医药费报销封顶线、实施大病医疗二次补偿、实施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定额补偿等一系列政策,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高补偿、老年慢性病有保障、大病救助全覆盖的目标。全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为181702人,比上年的198304人减少16602人,减9.14%,主要原因是原社区的新农合参合人员转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当年参合率为96.45%。从运行情况看,新农合门诊补偿受益面大幅提高,住院补偿保障水平较大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大病医疗救助二次补偿效果明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区基本药物中标价格平均降幅达13.5%,药品价格比2010年同期有较大下降,群众看病药品费用降低了751.3万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完成1个县级医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卫生所建设任务。加强和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全区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体育事业取得了新发展。2011年,全区不断加大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大营街荀苜村、新兴社区等6家行政村(社区)补助体育健身器6万元;“七彩云南”健身基础设施确定的梁王坝村、金官营村等7家单位各安置3万元共计21万元的健身器材;实施了黄草坝村委会体育文化休闲广场项目,及古城、大密罗等5个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试点工程,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体育设施均衡发展。

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2011年我区顺利主办、承办和协办了“2011年玉溪市、区元旦、春节环城赛”、“2011年‘城建杯’市区塑质地掷球邀请赛”、“庆‘三八’‘建行财富杯’职工趣味及健身运动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华诞的“万众一心跟党走,建功立业奔小康”的职工工间操比赛,“红塔区山区、城区小学生田径比赛”,红塔区第五届全民健身体育大会暨老干局第二十三届离退休干部运动会,2011年“安利杯”职工徒步登山活动,红塔区全民健身体育大会,“2011年‘玉溪手机报’杯足球赛”,红塔区第五届全民健身体育大会残疾人田径比赛等各类体育赛事及活动。

竞技体育稳步推进。在玉溪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区代表团取得了田径、游泳、男子篮球和体育知识竞赛的全胜成绩,团体总成绩遥遥领先,名列八县一区榜首,其中男子篮球队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有5人次打破省、市青少年纪录。在云南省第七届城市运动会预选赛中,红塔区参加的田径、游泳、摔跤、武术四个项目,共有34名运动员取得了明年的参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