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至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58所,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91万人(见表14)。全年全市医疗机构共完成诊疗人数2.02亿人次。全市婴儿死亡率为5.7‰,孕产妇死亡率为7.36/10万。年内推出优化医院就诊流程、方便慢性病患者配药等9项便民措施。 表14 2011年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医疗卫生机构数 所 3358 2.7 医院 所 308 0.7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所 2907 3.0 #门诊部 所 470 9.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所 301 1.7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所 101 平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 21 平 卫生监督所 所 19 平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所 42 5.0 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 万人 13.91 2.7 #执业医师 万人 5.21 1.6 #医院执业医师 万人 3.17 平 注册护士 万人 5.89 5.4 年内成功地举办了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等29项46次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和32项78次国内重要体育赛事。在第二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上,上海代表团共获17枚金牌、12枚银牌、9枚铜牌,包揽金牌、奖牌、总分三个第一。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中,上海运动员共获得5大项9小项9枚金牌。在全国最高级比赛中,上海运动员共获得43枚金牌,创历史新高。年内新建90处社区公共运动场,建成50条百姓健身步道、10个百姓游泳池和30个社区健身房。 十三、人口和就业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347.46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为16.2万人,常住人口死亡为11.85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6.97‰,常住人口死亡率为5.1‰,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7‰。至年末,全市户籍人口总数为1419.36万人。全年户籍人口出生为10.15万人,户籍人口死亡为11.11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7.17‰,户籍人口死亡率为7.85‰,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8‰。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51岁。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4.16万个(见图5)。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13.03万个。全年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86万人,新消除零就业家庭450户。全年帮助成功创业人数达到10563人。共完成职业培训47.6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6.05%。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雏鹰归巢计划,年内首批160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上海“千人计划”。年内成立由22家单位组成的首批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至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7.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图5 2007-2011年新增就业岗位情况 ![]()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6230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5644元,增长13.8%。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102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7721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272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3349元,增长13.5%。 据抽样调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轿车18辆,家用空调207台,移动电话236部,家用电脑138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10辆,彩电188台,洗衣机88台,移动电话189部,家用空调130台,家用电脑50台。 至年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17958.22亿元,当年新增1521.36亿元。 全年拆除住宅建筑面积182.8万平方米,动迁居民2.23万户。“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经济适用住房开工面积54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0.63万平方米;动迁安置住房开工面积983.5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98.25万平方米,搭桥供应607.36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已建设筹措226万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1.2万户,累计受益家庭8.7万户;新增经济适用住房签约购房家庭1.85万户。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4平方米,折合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7平方米(见图6)。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6%。 图6 2007-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 ![]() 至年末,全市共有1290.88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有604.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21.9万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上年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50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3600元提高到4320元。 至年末,全市共有1342.06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至年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达249.75万人。 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634个,床位10.37万张,收养各类人员6.7万人。其中,养老机构631家,床位10.19万张,收养老人6.6万人。在全市养老机构中,由社会投资开办的335家,床位5.32万张。年内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3家,新设社区老年人助餐点46个,建设改造3836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26.2万人。 全年各级政府支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4.26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2亿元,粮油帮困资金0.64亿元,医疗救助金2.22亿元。全年向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发放临时补贴29.42万人次,支出资金2.6亿元;发放临时物价补贴85.89万人次,支出资金8589万元。年内新办福利企业55家,新安置1237名残疾人就业。 十五、环境保护 全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557.92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91%。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建237.5平方公里扬尘污染控制区和4.13平方公里无燃煤区。全年区域月降尘平均值为6.6吨/平方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94.05万立方米/日。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为0.029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0.051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可吸入颗粒平均浓度为0.080毫克/立方米,增长1.3%。全年处置生活垃圾704.16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7.6%,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年内在1080个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