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2-24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二Ο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改革创新的突破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按照“六个着力”的要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经国家统计局联审通过,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1919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94亿元,下降0.7%;第二产业增加值7959.69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111.06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82560元。

图1 2007-2011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上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584.12亿元,比上年增长7.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611.57亿元,增长9.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9.5%提高到50.1%。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4667.45亿元,增长8.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3%。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的各类市场主体18.52万户,比上年增长0.4%。其中,企业13.44万户,增长7.3%;个体工商户4.91万户,下降15.5%。在新设立企业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4853户,增长16.8%;外商投资企业6999户,增长8.4%;私营企业122505户,增长6.9%。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342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增值税416.7亿元,增长7.2%;营业税1041.49亿元,增长11.5%;个人所得税314.95亿元,增长20.6%;企业所得税731.05亿元,增长20.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9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6.11亿元,增长4.5%;公共安全支出206.11亿元,增长1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7.5亿元,增长15.2%;医疗卫生支出190.03亿元,增长18.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79.29亿元,增长21.8%。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67.09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8.62亿元,增长22.6%;第二产业投资1295.83亿元,增长0.3%;第三产业投资3752.64亿元,增长0.2%(见表1)。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额507.19亿元,比上年增长9.5%。

表1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5067.09 0.3

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经济 1875.48 -10.5

集体经济 133.33 -24.0

股份制经济 1349.65 16.9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 726.57 11.5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18.62 22.6

第二产业 1295.83 0.3

#工业 1282.91 0.2

第三产业 3752.64 0.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2。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10.8;烟酒类价格指数10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107.1(见表2)。

表2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 指数(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5.2

食品 110.8

烟酒 101.3

衣着 104.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7.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4.1

交通和通信 100.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2

居住 105.4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7.5。

全年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2.2。其中,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为102.5。全年住宅租赁价格指数为106.7。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14.11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种植业产值165.59亿元,增长0.6%;林业产值7.61亿元,下降4.9%;畜牧业产值77.11亿元,增长1%;渔业产值54.06亿元,下降9.3%;农林牧渔服务业9.74亿元,增长6.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8.63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121.95万吨,比上年增长3%。郊区奶牛、生猪、水稻、蔬菜良种覆盖率超过95%。

至年末,全市有548家企业、2263个产品获得农产品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36家企业、1939个产品;绿色食品98家企业、137个产品;有机农产品14家企业、187个产品。

至年末,建成设施粮田8.65万公顷,设施菜田1.33万公顷,标准化畜牧养殖场170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养殖面积0.84万公顷。至年末,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9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5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230.5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98.28亿元,增长7.4%。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2046.98亿元,增长9.4%;重工业增加值4751.3亿元,增长6.5%。全年工业总产值33834.44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987.44亿元,增长6.4%。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10194.85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制造业部分实现工业总产值7850.35亿元,增长11.5%,高出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速2.3个百分点;服务业部分实现营业收入2344.5亿元,增长14.8%(见表3)。

表3 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 10194.85 12.2

#制造业部分工业总产值 7850.35 11.5

#节能环保 407.83 13.4

新一代信息技术 2228.69 7.0

生物 627.50 10.7

高端装备 2584.66 11.4

新能源 520.49 27.5

新材料 1731.72 14.5

新能源汽车 27.46 15.5

#服务业部分营业收入 2344.50 14.8

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个重点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332.66亿元,比上年增长6.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汽车、发电机组、集成电路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