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楚雄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业务总收入33986万元,增长7.4%。年末拥有固定电话7.54万部,下降33.1%,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2.78部/百人,比上年每百人减少6.89部;年末移动电话拥有61.11万部,增长27.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03.61部/百人,比上年每百人增加20.1部;年末互联网注册用户达15.34万户,增长20.8%。 年末全市拥有110千伏变电站7个,容量达59.6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23.2千米;有35千伏变电站10个,容量达10.4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97.6千米;10千伏配电线路达2346.5千米;通电覆盖率达100%。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586万元,增长19.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58502万元,增长19.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2084万元,增长15.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9110万元,增长19.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1476万元,增长21.1%。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达550482万元,增长17.2%,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占零售总额比重达85.9%。 七、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据招商部门统计,全年辖区共实施州外国内招商引资项目84项,项目协议总投资1417683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28209万元,增长31.6%;84个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187万元,增长20.5%。 据外贸部门统计,全年辖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771万美元,增长33.9%,其中:出口额7560万美元,增长37.1%;进口额211万美元,下降27.2%。市属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1595万美元,增长1.2倍。 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96.04万人次,增长26.5%;海外旅游者11865人次,增长10.6%。实现旅游总收入142122万元,增长48.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73万元,增长26%。 八、财税、金融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66907万元,增长17.6%;地方财政总收入171969万元,增长19%,其中: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56017万元,增长1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952万元,增长19.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15971万元,增长15.4%。全市(不包括楚雄卷烟厂税收)完成各级工商税收收入150809万元,增长19.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68770万元,增长1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04706万元,增长17%;全市人均储蓄金额达17035元,比上年增加2028元。各项贷款余额1516922万元,增长5.9%,其中:短期贷款344078万元,增长31.2%;中长期贷款1172470万元,增长0.7%。 九、科技、教育、卫生和文体 全市共实施13项国家、省、州级科技项目;推荐申报州科学技术奖成果4项;对受理的2008-2009年度的请奖成果进行评审,共评审出奖励成果17项;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51件,授权专利44件,全市专利拥有量达363件,名列全州第一。 年末辖区拥有高等院校2所,专任教师677人,在校学生13669人,毕业学生2953人,分别增长7.5%、11.2%和19.9%;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0所,专任教师849人,增长4.4%,在校学生20531人,下降5.6%,毕业学生4975人,下降22.3%;有普通中学26所,专任教师2377人,在校学生34529人,毕业学生11346人,分别增长3.6%、0.6%和3.8%;有小学142所,专任教师2312人,在校学生43523人,分别下降0.6%和0.3%,毕业学生6944人,增长7.1%;有幼儿园81所,入园幼儿8689人,在园幼儿1360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98%,初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为82.6%。全年市级财政教育事业经费支出32605万元,增长10.7%。 年末辖区拥有营业执照医疗卫生机构379个,其中:医院42所,比上年增加2所。拥有床位4663张,增长24.5%;有卫生技术人员4480人,增长4%,其中执业医师1525人,下降0.1%,全市年末每千人拥有医生2.98名。全市共有33.1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4.9%。据市爱委会统计,新增改水受益人口13294人,受益人口覆盖率达88.3%;新增改造农村卫生厕所5130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4.95%。 辖区拥有图书馆2个,文化馆2个(含群艺馆1个),博物馆1个;全市辖区拥有电视台2个,广播电台2个,电视覆盖率达98.5%,广播覆盖率达99%。全年共组织业余文艺演出650多场次,专业演出30多场次;共放映广场露天电影628场次,放映农村电影1895场次,观众达60多万人次;大过口乡申报中国“彝族歌舞艺术之乡”顺利通过了州级专家组的评审;参加全州第十二届运动会,均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和团体总分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参加云南省后备力量足球赛,市少年足球队U11、U12组分别获得冠军和第三名;参加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市秋千队获得1银4铜的好成绩。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514053人,比上年增加3595人,增长0.7%。其中:农业人口356332人,占户籍人口的69.3%;非农业人口157721人,占户籍人口的30.7%。年内出生人口4314人,出生率为8.4‰;死亡人口2626人,死亡率为5.1‰。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为104.3。户籍人口中的少数民族人口为122139人,增长1.4%,占户籍人口的23.8%,其中:彝族人口104143人,增长1.4%,占户籍人口的20.3%,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3%。其他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8123人)、白族(4394人)、苗族(1487人)、傣族(693人)和傈僳族(577人)。 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改善。城镇国有及集体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36516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17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5145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1.8%。全市152个村(居)委会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和通程控电话。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据民政和劳动部门统计,全年城镇居民共有16558人享受低保,下降1.7%,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970万元,增长23.8%;农村居民有24110人享受低保,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423万元,分别增长17.9%和45.2%。辖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54099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34352万元,分别增长7%和54.5%;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9807人,其中发放养老金人数达3198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69184人,增长0.1%,征缴保险基金17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205536人,其中发放养老金人数达39637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92564人,下降0.9%,征缴保险基金17593万元,增长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2853人,筹集保费1906万元,分别增长2.2%和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