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庆城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年共争取省、市级科技项目9项,资金53万元。积极实施县列科技计划项目34项,总投资339万元,安排科技三项费136万元,较往年增长了42.11%;共组织鉴定验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项,荣获市县科技进步奖26项(市级5项,县级21项)。全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新型发电组、车辆节能撬动传动法、陇东宝源曹杏脯、500克强效活性炭除味包内、外包装等专利58项,占市上下达任务的165.7%。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产业壮大,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11年,全县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260场(次),观众30万人次。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54774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量4762件;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9项,省级名录3项。 全年香包刺绣外出展销23次,完成销售收入1260万元,获得国家文化部奖8个。编制大型文艺节目《凤舞九洲》1台,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30场次。“千台大戏送农村”演出260场,创收32万元。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送科技图书2300册,农业科技知识材料2200份,文化法规资料15000份,文物保护法规资料12000多份;编排文艺节目60个,利用乡镇集日进行演出,前来咨询和观看演出观众15万人次。图书阅览全年开馆时间达330天,总流通书籍达41200册,30126人次。 全县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11000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3.64%,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6.61%。 医疗体制有创新,便民就医参合高。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4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527人,其中执业医师135人,助理执业医师37人,注册护士122人,药剂师18人,技师25人,医院、卫生院床位623张。村卫生室153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82人。新农合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积极推行金穗惠农新农合“一卡通”管理,至2011年底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22.31万人,参合率97.87%,全年共为11945名参合群众报销合作医疗住院费用2785.17万元,人均2332元,人均住院补偿比例达50%,参合农民受益面达95%以上。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共婚检2230对,婚检率达到98.63%。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7.19%,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55‰,享受住院分娩项目补助2836人,补助资金113.44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居民参保工作稳步推进。2011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96元,比上年增加2584元,同比增长20.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00元,比上年增加517元,同比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1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2.71平方米。据统计,辖区内有职工11723人,工资总额34590.5万元,人均年工资29506元,其中:县属单位职工8567人,工资总额25382.3万元,人均年工资29628元。 2011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89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3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0.5万人和1.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0.53万人,全年为10名失业人员发放了4.57万元失业保险金。全县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0.54万人和0.87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5%和8.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参保人数达到14.3万人。 2011年末,全县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00张,收养各类人员50人。全县城市低保共2439户、6294人,比上年分别增加49户、238人;农村低保共11786户、34741人。 十二、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保、安全生产成效显着。全县共有环境保护机构1个,各类环境保护工作人员42人。全年共投入环境治理资金209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 2011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80起,比上年下降4.76%,死亡28人,与去年持平;受伤120人,下降3.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76万元,下降4.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52,比上年上升2%;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为23.89,比去年上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