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庆城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紧盯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控物价、降能耗、减排放、保增长”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推进力度,全县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显着。 一、综合经济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6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按公安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22782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1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54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2亿元,增长13.3%。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6.2:85.7:8.1变化为9.4∶77.4∶13.2,剔除庆化厂、川庆公司增加值后,三次产业比例变化较大,地方效益突显,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2.47%。 二、农业 农业生产抗旱保收见实效。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9.74万亩,比上年增长3.18%,粮食总产量12.48万吨,比上年下降6.58%。其中夏粮播种面积31.76万亩,增长5.86%,夏粮产量4.06万吨,下降20.39%;秋粮播种面积47.98万亩,增长1.48%,秋粮产量8.42万吨,增长1.94%。油料播种面积15.53万亩,增长18.37%,油料产量0.97万吨,增长18.29%;蔬菜面积27.2万亩,减少1.4万亩,产量14.63万吨,增长9.5%;果园面积30.91万亩,水果总产量10.98万吨,增长15.09%,其中苹果面积21.44万亩,产量9.59万吨,增长14.16%。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6亿元,同比增长4.29%;实现农业增加值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 2011年,全县大牲畜存栏6.14万头,比上年增长5.68%。其中,牛存栏4.71万头,增长7.29%;牛出栏1.71万头,增长6.88%。羊存栏21.44万只,增长14.71%;羊出栏7.41万只,增长10.1%。猪存栏3.81万头,增长8.24%;猪出栏3.46万头,增长7.45%。肉类总产量0.59万吨,增长7.27%,其中猪牛羊肉产量0.58万吨,增长7.4%。禽蛋产量607吨,下降10.2%。牛奶产量600吨,增长50%。水产品产量45吨,增长12.5%。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9.0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7%。农用拖拉机0.45万台,增长12.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23万吨,下降12.14%。农村用电量6266万千瓦时,增长1.24%。有效灌溉面积5.26万亩,新增0.22万亩。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9.55万亩,同比增长46.92%,森林覆盖率为22.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地方工业面临新挑战。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6.9%,其中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3.28亿元,增长21.7%;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16.17%。全年1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26亿元,产品销售率为98.25%。 全年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3.22亿元,比上年下降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一路攀升。2011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67亿元,同比增长51.3%。其中,城镇完成投资34.2亿元,同比增长45.67%,城镇投资中房地产开发完成9180万元;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71.02%。 按三次产业分组:第一产业完成5.6亿元,第二产业完成30.7亿元,其中工业完成投资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9.3亿元。 按投资规模分组:亿元以上项目3个,完成投资9.1亿元(含雷西高速庆城段7.1亿元);1000-9999万元项目135个,完成投资32.6亿元;500-999万元项目54个,完成投资3亿元。 五、国内贸易 商贸流通市场繁荣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累计完成132114.4万元,同比增长9.8%,住宿和餐饮业累计完成30100.7万元,同比增长8.1%;从地域看,城镇累计完成99236.5万元,同比增长7.5%;乡村累计完成62978.6万元,同比增长12.5%。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贸易平滑过渡,旅游业呈现规模化。2011年,全县外贸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7%,实现出口供货65412万元,增长12%。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38%;实现旅游总收入453万元,增长26.47%。 七、交通和邮电 城乡邮运能力有待提高。全年旅客运输量359万人,比上年下降0.23%,货物运输量780万吨,与去年持平。旅客运输周转量13894万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74156万吨公里,两项均下降0.01%。 目前,境内有国道2条,全长147.8公里;省道1条,全长66公里;县道5条,全长120公里;乡道2条,全长44公里;村道108条,全长867公里,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2011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22条,159.52公里,完成投资6649.16万元,其中新建公路10条,73.865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146万元,比上年增长0.4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560万元,比上年下降3.1%;邮政业务总量586万元,比上年增长19.8%。本地固定电话用户年末累计达到26157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累计达到25万户,互联网用户年末累计达到6450户。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增速平稳,金融存贷均衡发展。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6亿元,增长14.1%。全年财政支出12.77亿元,同比增长20.55%。 2011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14亿元,增长8.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7.67亿元,增长2.05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32亿元,增长10.6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亿元,增长8.8%。其中,短期贷款11.93亿元,下降8.9%;中长期贷款10.28亿元,增长40.47%,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0.68亿元,增长77.82%。 九、教育和科技 坚持科教兴县,教育科技齐发展。2011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1所,其中高中3所,职中2所,初级中学18所,小学及教学点189所,幼儿园39所(其中民办29所)。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42753名,其中高中4348名,职中3787名,初中10301名,小学17040名,在园(班)幼儿7277名。全系统共有教职工3206人,其中高中教师378人,职中职专教师140人,初中教师897人,小学教师1698人,公办幼儿园教师49人。2011年全县二本以上进线492人,二本以上进线率达到31.1%,较上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排名全市县区第一名。全县小学入学率达到了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了99.8%,17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5.42%,小学辍学率为0.19%、初中辍学率为0.65%,“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了8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了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