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孝南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年,全区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含市直,下同)515980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1.4%。其中:存款余额3324520万元,同比增长20.6%;贷款余额1835287万元,同比增长2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已经形成以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四大领域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全区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24家,高新技术产品品种80多种。全年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增加值4.0亿元,同比增长26.8%。大力实施科学素质工程,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活动为载体,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等活动8次,赠送4000余册科普图书,举行科普报告会3场,举办科普展览5期,发放科普资料4万余份,参与公众达8万人次。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1年,全区教育系统深入推进岗位目标责任管理,突出抓好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努力建设标准化学校,大力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全区共有普通中学24所,比上年减少2所,在校学生42292人,比上年减少405人;普通小学78所,比上年减少6所,在校学生42333人,比上年增加3144人;各类专任教师总数5964人,比上年增加519人。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4%,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8.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9%。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区按照公共文体设施形成看点、特色文体活动形成亮点、文体朝阳产业形成卖点的要求,已完成射击馆的肢体工程建设,建成体育健身场所25处,建成“农家书屋”486家,农家书屋建设覆盖率达100%。全区19个电影放映队全年放映5364场次,观众达185万人次,放映覆盖率达100%。我区射击队代表孝感市参加全省青少年类射击比赛,取得一枚金牌、一个第五名和一个第七名的好成绩。我区代表队在全省青少年田径比赛中,取得跳远和三级跳远冠军;在全省青少年篮球比赛中,获男篮第四名、女篮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58400人,比上年增加11879人,参合率99.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13.2/10万,比上年降低0.2个十万分点;婴儿死亡率2.77‰,比上年降低0.71个千分点;新生儿死亡率2.11‰,比上年降低0.3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3‰,比上年降低1.38个千分点;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零。报告手足口病例325例,发病率全市最低。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进一步完善,实现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网络直报覆盖率100%。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数量得到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2011年,全区年末总人口84.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人,其中:男性人口43.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1.5%;年内出生人口8346人,人口出生率9.87‰,比上年下降0.4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554人,人口死亡率5.39‰;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4.48‰,比上年下降1.17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87元,比上年增加2209元,增长1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602元,比上年增加1094元,增长10.4%。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26元,比上年增加1239元,增长18.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45元,比上年增加279元,增长7.4%。 十一、劳动、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 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区就业规模持续增长,就业援助形成体系。201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030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64人,其中“4050”再就业1322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60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着。全年共组织城乡各类技能培训12039人,其中:在岗培训3124人、再就业培训1532人、创业培训37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103人、就业前培训907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06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39人。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132人,技能鉴定发证1801人。 社会保障能力增强。2011年,全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307248人次,五项社会保险扩面新增19602人,全年征收社会保险费3.09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7205人,参保率100%。争取专项资金1.78亿元。按时足额发放(支付)各项社会保险费3.17亿元,支付率100%。基金累计结余4.3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区拥有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13个,床位3255张。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57171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调高至300元。 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升。2011年,全区共投入环保资金41905万元,新增废气治理设施5台套,废水治理设施4台套。全年实施各类减排项目14个,其中废气7个,废水7个。受理95家企业环评审批工作,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100%,三同时执行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9.9%,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5%。 注:①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标准由原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②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实际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