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西安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辽源市统计局西安分局 (2009年8月10日) 2008年,西安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的大局,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把发展作为强区富民的第一要务,社会各项事业更加和谐与稳定,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地区生产总值 经辽源市统计局评估审核认定: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617万元,同比增长39.5/%(按可比价格计算)。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1.2亿元的6.9%。从三次产业上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9790万元,同比下降2.0%;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42532万元,同比增长38.6%,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25193万元,同比增长41.0%;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4295万元,同比增长46.5。三次产业结构又2007年的7.5:75:17.5调整为2008年的5.2:76.4:18.4。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农业 农业继续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585公顷,和上半年持平,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312公顷,比上年增加一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4.15万吨,同比增长1.22%。玉米播种面积3862公顷,玉米总产量38119吨,玉米每亩产量658公斤;水稻播种面积290公顷,水稻产量2531吨,水稻每亩产量582公斤。 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66公顷,比上年减少1公顷,蔬菜总产量24792吨,同比增长5.4%。其中:大白菜产量9000吨,黄瓜产量460吨,萝卜产量184吨,茄子产量504吨,葱产量306吨,芹菜产量80吨。 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90254万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农业产值7782万元,同比增长12.1%;牧业产值10955万元,同比增长38%,林业产值199万元,同比增长40.1%;渔业产值23万元,同比下降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9790万元,同比下降2.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率为51.5%,同比回落14.6个百分点。 全年生猪出栏40500头,同比增长0.9%,猪肉产量3300吨,同比增长1.1%;牛出栏4630头,同比增长10.2%,牛肉产量463吨,同比下降26.5%;羊出栏5300头,同比增长23.3%,羊肉产量106吨;同比增长23.3%;家禽出栏79.7万只,同比下降5.1%,禽肉产量1600吨,同比下降21.9%;禽蛋产量2300吨,同比增长9.5%,奶类产量1900吨,同比增长57.0% 农村基本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2008年新修建乡村水泥路53公里,累计修建水泥路22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2008年末全区共有23各村,乡村户数为9173户,乡村人口30545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数为19240人,乡村从业人员16440人。在23个村中,自来水收益村12个,占52.2%。通汽车村23个,占100%。能收看有线电视村12个,占52.2。通电话村23个,占100% 三、工业 全区工业在项目建设带动下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374417万元,同比增长27.0%;全口径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61232万元,同比增长29.9%,全口径工业利润实现5925.9万元,同比增长28.9。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30072万元,同比增长32.4%;工业销售产值323631万元,同比增长35.3%,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0%,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企业用电量为2327.51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06344万元,同比增长29.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5235万元,同比增长67.6%。新产品产值实现82493万元,占总产值的30.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按行业分组生产规模较大的行业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25万元,同比增长29.4%;汽车部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912万元,同比增长40.7%,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914万元,同比增长37.9% 四、财政 区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参政收入首次突破12518万元。全区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518万元,同比增长24.09%。其中:区本级财政收入完成6296万元,同比增长11.4%。全区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9759万元,同比增长8.96%。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8480万元,占全区财政支出42.9%;教育支出2799万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3.9%;医疗卫生支出790万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59.6。 五、国内贸易 受消费需求增加的影响,消费品市场销售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25万元,同比增长21.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8408万元,同比增长17.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317万元,同比增长48.4%。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区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4179万元,同比增长49.3%。其中:完成房产开发投资1050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9330万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81131万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86.7%;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3718万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10.4% 年内施工项目107个,其中:500百万以上的项目61个。全年各类房屋施工面积46624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0000平方米。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365660千元。全年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80180千元,同比增长18.7% 七、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 2008年,我去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荣获全省课改试验区称号,全区共有小学30所,在校学生6180人,学龄儿童入学达到100%。教师837人,其中,高级教师45人,中级职称446人。有幼儿园39所,在幼儿园740人。 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全面实施科技兴区战略,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验收 八、医疗、卫生 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所,其中:医院4所。共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92人,其中:执业医师64人,执业助理医师21人,注册护士75人。各类医疗机构实有床位230张。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29371人,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22147人,参合率为75.4% 九、社会保障、就业、劳动工资 全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4135人,比上年增加5992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75人,比上年减少653人。 劳动就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250人,其中:政府出资公益性岗位94人,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56人,劳务输出人数13451人,其中:省外劳务输出人数50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8%。 全年在岗职工平均人数4060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327.2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584元/人,比上年增加274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