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共演出967场次,惠及观众105万余人次;“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全年送戏下乡440场次。举办“明州大讲堂”讲座57场,听众达2万余人次;举办“明州展廊”等各类专题展示展览50余场。全年“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放映免费露天数字电影5188场次,乡镇影剧院放映低票价影院电影2304场次,试点的高桥镇影剧院放映“免费室内电影”344场次。全年新开民办博物馆1座,新增批复待筹建民办博物馆5座,累计全区已建成20座、在建9座、筹建8座博物馆。全年新发展区图书馆分馆17家,新增“汽车图书馆”一辆,新建立汽车图书馆服务点10个,上门服务423次,新建“农家书屋”154家。全年我区各类文艺作品在各艺术门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件、省级7件、市级10件。 2011年,鄞州赛区获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十年WCBA优秀赛区”。全区新创建市级文化示范乡镇2个,市级文化示范村25个,省小康体育村20个,省村级体育俱乐部29个,市体育特色村29个,省体育先进社区6个,省体育健身俱乐部6个,10个镇乡(街道)顺利通过省第三批体育强镇复评。2011年,参赛市十六运会大众体育部和青少年部团体总分均位列全市各县(市、区)首位。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社会组织 年末总户数33.4万户,户籍总人口82.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8.2万人,农业人口54.3万人;男性40.5万人,女性41.7万人。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610.8人/平方公里。全年出生6766人,人口出生率为8.28‰;死亡4719人,人口死亡率为5.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3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总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5193元,人均经营性收入7453元,人均财产性收入3131元,人均转移性收入538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937元,其中人均食品支出8162元,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4358元,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3650元,人均居住支出2201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83平方米。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851元,实际比上年增长7%,人均用于食品支出5328元,人均衣着支出1201元,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1165元。平均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79台、家用电脑42台、空调机109台、热水器71台、摩托车10辆、电话机98部、移动电话167部、电冰箱101台、洗衣机84台、照相机27台、汽车10.3辆。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7.4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为45%。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实际缴费人数分别为107627人、26316人、18456人、14905人、15705人,分别完成扩面指标的229%、159.5%、369.1%、114.7%、174.5%。截止目前,全区共有51.4万名外来工参加社会保险;共有21407名非农户籍人员和89964名在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有10934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并有7713人按月领取养老金;有111392人过渡或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有101870人领取养老金;已有12382名被征地人员转移到职工低标准养老保险。2011年,农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年度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标准提高到55%-75%,年度补偿率提高到63%;门诊医疗费补偿比例上升到60%;优化了农村医保的大病救助政策,救助比例提高到60%。 全区共有17个镇、1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431个行政村、71个社区、22个城镇居委会。 十二、市政公共服务、环境、能源、社会安全 2011年开展了市政设施普查,截至目前,纳入我区管理的各类市政设施包括:桥梁有121座;地下排水管道252公里,泵站9座(其中污水泵站5座、雨水泵站4座);城市道路总长102公里,面积296万平方米;路灯6193杆(计10096盏);消火栓587只。全年共检测雨水管道1365米、污水管道1270米,对存在井盖破损、缺失等情况的45座检查井和28座落水井进行了整治修复。全年新城区新增绿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全年新购公交车辆187辆,新辟公交线路7条,优化23条,新增公交场站4座,至年底累计载客9523万人次。目前新城区道路保洁面积为463.7万平方米,机扫面积为278.2万平方米,机扫率约60%,其中18小时保洁面积为381万平方米,8小时保洁面积为82.8万平方米。全区生活垃圾日处理量达1378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达到100%。 全年组织咸祥镇申报国家级生态镇、云龙镇上李家村申报国家级生态村、29个村申报市级生态村。目前,全区有国家级生态镇3个,省级生态镇12个,市级生态镇(街道)3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村155个。全区有14个镇乡76个行政村的155点建成了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工程。新城区和云龙、横溪环境空气优良率分别达到92.2%和90.2%。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减少排放682.2吨和161.9吨,分别削减6.7%和7.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全年排放量可减少672.8吨和86吨,分别削减14.1%和4.6%。 预计全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下降4.61%)。 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88起,比上年减少4起;安全生产死亡人数119人,下降4%;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经济损失额下降4.9%。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2%、4.5%和0.3%。食品安全评价抽检合格率81.9%;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95%。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具体数据以年鉴资料为准,最新数据也可在鄞州统计信息网查询;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 (5)限额以上批发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单位);限额以上零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单位);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