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2-02 上海市金山区统计局

金融业:2011年,我区进一步加强政府融资工作,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整合政府融资平台,推动区属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提升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布局,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全区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截止2011年11月底,全区各金融系统存款余额681亿元,比年初增长11.2%,其中:居民储蓄328亿元,比年初增长14.9%;各项贷款余额493亿元,比年初增长6.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59亿元,比年初增长8.1%。

邮电通信业:2011年,邮电通信业又上新台阶。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邮政业务收入5766万元,比上年增长28.6%。邮电综合通讯基础设施再上台阶,信息宽带网络覆盖全区。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推进了电子政务建设;在原有较为发达的通讯领域,又新增了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和IPTV等业务。2011年末,宽带上网用户达到12.9万户,比上年增长5.7%;CDMA用户14.3万户,比上年增长25.2%;IPTV用户4.6万户,比上年增长15%;本地电话用户数20.6万户;本地电话交换机容量29.7万门,实占容量20万门。

二、社会事业

科技:2011年,通过定政策、搭平台、聚资源、造环境,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一是聚焦企业主体,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5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55个科技项目获得市级立项,其中5个项目获得2010年度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百佳”项目称号,1个项目同时被评为“2010年度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十强”项目。共获得国家、市的资金支持2291万元。组织6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预计到今年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将达到125家以上;10家企业列入了市科技小巨人工程,将获市财政资金支持1050万元,目前共有35家企业被列入了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到10月底共申请专利1973件(其中发明专利596件),授权专利1228件(其中发明专利105件),百万人专利发明专利授权量预计全年将达到260件左右。二是聚焦重点产业,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5个市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计划总投资14.5亿元,申请专项资金1.32亿元。加快“上海枫泾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和“精细化工产品分析测试平台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市级财政210万元环境建设资金支持。化工孵化器新引入孵化企业29家,预计年内在孵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8亿元,创税收1000万元;促成了美国犹他州在我区精细化工火炬创新创业园挂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教育:2011年,金山教育坚持“崇文通理,成就人生”这一核心思想,认真落实国家、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序推进高中特色多样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教育整体改革、中小学课程建设等重点改革项目。努力创建职业教育品牌,石化工业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示范性中职校之一,食品科技学校与澳大利亚悉尼TAFE学院合作建设食品检测专业,成为我区中职校首个中外合作专业。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举办金山区第四届全民学习节,举行金山嘉善学习型社会建设合作论坛。金山区连续第七次被评为“上海市规范教育收费优秀区县”称号。区教育局荣获首批“上海市廉政文化示范点”称号。

2011学年初,共有小学31所,在校学生27797人;中学30所,在校学生23736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升学率98.8%,高中高考录取率(本专科)96.8%,本专科录取2611人。

卫生:2011年,圆满完成世游赛、沙排国际巡回赛、沙排国内公开赛卫生保障任务,无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迁建工程顺利完工。继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启动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工作,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统一全区门诊、住院补偿制度,全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132820人,应保尽保率达100%,人均筹资950元/人,筹资总额12825万。继续对残疾人、低保人员和60周岁以上老人个人投保经费予以补贴,共补贴52008人1168.92万元。全区拥有医疗机构180个,在编在册职工3546名,其中:各类卫技人员2869名。全年门、急诊388.95万人次,出院病人5.88万人次,病床使用率88.95%。

文化:2011年,我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基层群文辅导工作不断加强。充分利用区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全区举办各类文艺下乡活动638场,演出节目8863个,参演人数43361人次,观众603142人次;举办各类展览129场次,观众219620人次;全年创作群文作品348个。

体育:2011年,全区体育事业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推进朱泾体育中心工程建设,建成上海西南垂钓休闲中心。启动实施百姓健身设施工程,建成2个健身房和3条健身步道。成立1个体育协会,批准成立4个社会体育俱乐部。组织举办第三个全民健身日活动和第十六届全民健身节,开展300多次各级各类体育活动。启动新一轮业训项目布局工作,基本完成15个项目布局,并在13个项目注册229名运动员。新增40名二级、168名三级裁判员和27名二级、8名三级运动员。组织参加21项市级以上青少年体育比赛,获得12个第一名、14个第二名、16个第三名,向市二线、一线运动队分别输送4名、3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组团参加市第七届农民运动会三大类20个大项的全部比赛,获得15枚金牌、16枚银牌、5枚铜牌和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成功举办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公开水域游泳比赛,连续第八年承办SWATCHFIVB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中国上海金山公开赛,并承办2011年全国公开水域精英赛和全国沙排巡回赛上海站比赛。此外,全年销售体育彩票总额约3000万元。

三、人民生活

就业保障:2011年,我区继续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2862个,完成年度指标20000个的114.3%;净增就业岗位5366个,完成年度指标5000个的107.3%;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344人,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6790人以内;扶持和帮助354家各类创业组织成功创业,1150名青年参加职业见习;组织职业技能培训6986人,完成年度工作指标的116.4%。

稳步推进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积极做好新出台的《社会保险法》宣传、培训、指导工作,平稳推进“综保”、“镇保”、“农保”中参保企业与“城保”接轨过渡。继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保养老金水平,从2011年1月1日起,农保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280元提高至380元,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由每人每月150元调整为300元,其中,年满85周岁的老年农民再增加50元;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做好新农保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推行银行卡扣缴个人参保缴费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