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武江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31 韶关市武江区统计局

武江区统计局

2012年3月28日

201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凝心聚力抢机遇,开拓进取谋发展,实现了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1443833万元,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871万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763783万元,增长14.2%(工业增加值684305万元,增长15.1%;建筑业增加值79478万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633179万元,增长10.2%。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业增长12.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0.3%,金融业下降3.5%,房地产业下降3.7%,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6.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4.1%。三大产业结构为3.2:52.9:43.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8663元,增长8.3%。

二、农业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801万元,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45870万元,增长0.2%;林业产值6333万元,增长49.9%;畜牧业产值19200万元,下降1.9%;渔业产值3892万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06万元,增长7.5%。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74201亩,下降0.7%;蔬菜播种面积57808亩,增长3.1%。粮食总产量28012吨,增长7.7%;蔬菜总产量111189吨,增长3.8%;水果总产量10688吨,增长8.4%;生猪出栏量83550头,下降1.4%;家禽出栏量769402只,下降1.1%;水产品起水量3828吨,增长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总产值1564313万元,增长14.9%。其中:规模以上1453189万元,增长16.0%;规模以下111124万元,增长2.2%。全区工业增加值684305万元,增长15.1%。其中:规模以上640589万元,增长16.2%;规模以下43716万元,增长2.2%。

全区建筑业总产值333941万元,增长19.0%。其中:资质建筑业总产值317781万元,增长32.6%。全区建筑业增加值79478万元,增长15.1%。其中:资质建筑业增加值75632万元,增长2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473139万元,下降9.7%。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89382万元,增长3.7%。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39.13万平方米,下降18.2%;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额193039万元,下降10.6%。

五、贸易、外经

全区商品销售额925613万元,增长19.5%。其中:批发业销售总额193498万元,增长19.7%,零售业销售总额635190万元,增长19.1%。住宿业营业额19217万元,增长17.0%。餐饮业营业额77708万元,增长24.0%。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9461万元,增长16.6%。其中:批发业零售总额41041万元,增长16.0%;零售业零售总额566397万元,增长16.7%;住宿业零售总额6341万元,增长15.3%;餐饮业零售总额65682万元,增长16.3%。限额以上企业37929万元,增长25.3%;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641532万元,增长16.1%。城镇零售总额653546万元,增长14.3%;农村零售总额25915万元,增长132.3%。

全区实际利用外资2051万美元,增长14.7%。全区外贸出口总额3040万美元,下降29.6%。

六、科技、教育、卫生

全年专利申请数260件,授权专利数101件(发明专利数5件),实用外观专利数96件。

全区普通中学学校9所(初级中学7所,九年一贯制1所,高级中学1所)。中学专任教师669人(初中506人,高中163人),其中:女教师350人(初中261人,高中89人)。中学在校学生9383人(初中7245人,高中2138人),其中:女生4654人(初中3540人,高中1114人)。中学毕业学生2969人(初中2320人,高中649人),其中:女生1394人(初中1084人,高中310人)。初中升学率93.8%,其中:女生升学率95.8%。高中升学率86.6%,其中:女生升学率92.9%。

全区小学学校21所。小学专任教师919人,其中:女教师630人。小学在校学生20082人,其中:女生9322人。小学毕业学生3502人,其中:女生1626人。小学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全区幼儿园50所,其中:教育部门办6所,民办44所。幼儿园专任教师529人,其中:女教师529人。在园人数10174人,其中:女生4826人。

全区医院、卫生院16所,床位3666床,卫生技术人员3229人(医生981人),卫生防疫人员70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76580人。

七、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261905人,其中:女12858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731人。全区户籍出生人口3288人,出生率12.63‰;死亡人口1495人,死亡率5.74‰;人口自然增长率6.89‰。全区常住人口29.8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12万人。

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259万元,增长21.4%。全区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42255人,增长6.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4467元,增长16.3%。据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全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7857元,增长13.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2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8996元,增长14.7%。

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212人,城镇失业率2.92%,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268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2820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18279人。

年末全区区属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6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208床。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847户1901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766户1881人,享受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15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地域统计数;

3、生产总值、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