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嘉禾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拼搏、攻艰克难,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抓项目、强基础,惠民生、促和谐。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50054万元,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166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36612万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277276万元,增长12.2%,人均GDP为28612元,比2010年增加6365元。 经济结构得到优化。2011年,在全县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重为16.0∶51.4∶32.6,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稳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19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77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2%,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48万元。 二、农业 农业生产较稳发展。201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36166万元,增长3.6%。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3.66千公顷,产量129229吨;油料种植面积3.39千公顷,产量10546吨;蔬菜种植面积5.76千公顷,产量139510吨;烤烟面积2.32千公顷,产量6650吨。这些指标均比上年较稳增长。全年出栏生猪65.72万头,同比减少7.8%;出栏牛1.11万头,增长1.12%;出笼家禽260.7万羽,增长2.64%;水产品产量2287吨,增长0.1%。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县共有14家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其中省级一家。实现企业总产值36576万元,增长37.51%;带动基地总产值27568万元,增长14.39%;实现销售收入36576万元,增长37.51%;实现利税5565万元,增长28.58%。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1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03个,合作组织成员1.88万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866处,投入资金26308万元,完成土石方618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平方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8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000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2035台,339518千瓦,分别增长5.64%、5.75%。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全县改造县乡公路31公里,新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39.4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1100口,新增通电话自然村8个,新增通宽带行政村1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102家,完成增加值449352万元,增长22.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9945万元,增长2.86%;重工业增加值439407万元,增长23.2%。 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67.62万吨,增长21.94%;发电量525万千瓦时,增长13.72%;水泥15.36万吨,减少24.46%。钢材4.58万吨,减少4.16%,铸铁件72.75万吨,增长35.82%,生铁23.81万吨,增长5.49%。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9.89%。实现利税258547.8万元,增长42.2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52796.5万元,增长52.95%。 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95%,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47%,拉动经济增长9.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6.01亿元,增长23.87%;制造业增加值38.71亿元,增长22.2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4.19亿元,增长2.19%。园区工业增加值0.22亿元,增长45.7%。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0537万元,增长15.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43万平方米,减少2.4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84万平方米,增长13.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快速扩大。2011年,全县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城镇施工项目83个,新开工项目72个,已投产项目71个。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区项目投资、农户投资、5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等)420938万元,增长35.5%,其中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60956万元,增长35.2%。房地产开发投资14800万元,增长22.6%;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9651平方米,销售额为9739万元。 工业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全年工业投资236239万元,增长45.67%,占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5.4%,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27150万元,占工业投资的53.82%。 五、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市场繁荣。201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含石油公司、步步高超市)118673万元,增长17.8%,分地域看,城镇和乡村零售额分别为95423万元、23250万元,分别增长14.9%和28.2%。“家电下乡”全年累计销售家电2.85万件,减少3.39%,销售金额7298万元,增长14.35%,发放补贴资金813万元,增长30.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贸易中外贸出口总额130万美元(海关数),增长17.1%,且全部民营企业出口。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05万美元,增长12.4%。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141800万元,增长31.5%。外派劳务37人。 旅游业逐步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66万人次,增长40.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亿元,增长54.2%。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2011年,全县公路旅客周转量14861万人公里,增长6.03%;公路货物周转量为421924万吨公里,增长22.35%。年末机动车保有量44191辆,增长2.32%。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862.19万元,增长10.2%;电信业务总量为2950.34万元;移动公司业务总量7148万元;联通公司业务总量2357.66万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同步增长,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同步提高。2011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64658万元,增长47.94%,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24660万元,增长28.65%;上划省级收入4060万元,增长29.96%;一般预算收入为35938万元,增长67.83%。地方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8.9%;总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7.2%。全县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13518万元,比上年增长34.87%。 金融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2012万元,比年初增加6905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2091万元,比年初增加56171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1731万元,比年初增加21882万元,其中短期贷款77741万元,比年初减少11795万元,中长期贷款83405万元,比年初增加10787万元。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0281万元,减少0.57%。其中财险公司保费收入2322万元,寿险公司保费收入7959万元,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327万元,减少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