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公路客运量3835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164380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3821万吨,货物周转量583423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6%、8.4%、10.5%和19.7%。建成了北票市常河营和东官营、凌源市大王杖子和佛爷洞、朝阳县西营子等5座农村客运站。新建龙城二级客运站1座。全市共有公交运营车辆606辆,公交调度中心7个,运营线路总长度2974公里,年运营里程5904.4万公里。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亿元,增长14%;电信业务总量17.4亿元,增长24.7%。年末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11.3万门,增长1.1%;城乡固定电话装机数73.8万户,下降9.9%;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98.1万户,增长8.7%;年末互联网用户31.2万户,增长27.2%;全年发送特快专递22.4万件,下降7.7%。 全年共接待旅游、访问、从事商务等项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千人次,增长21.4%。全市旅游总收入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为1025.09万美元,增长20.2%。 八、市场价格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4.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1%。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2.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9%;居住类价格上涨5.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4.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7%,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7.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4%。 九、财政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6.9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各项税收65.9亿元,增长28.2%。在各项税收中,营业税14.3亿元,增长26.4%;增值税10亿元,增长29.8%。全年全口径税收收入1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国税收入52.7亿元,增长31.5%,地税收入64.8亿元,增长28.5%。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8亿元,增长18.8%;教育支出24.6亿元,增长19.5%;农林水事务支出24.1亿元,增长19.6%;医疗卫生支出12.9亿元,增长41.1%;科学技术支出1.8亿元,增长84.3%。 十、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8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4%,比年初增加167.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7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1%,比年初增加164.2亿元。在各项存款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614.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6%,比年初增加113.3亿元。单位本外币存款余额24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4%,比年初增加49.9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34.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2%,比年初增加89.3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4.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9%,比年初增加86.3亿元。在各项贷款中,本外币短期贷款余额21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4%,比年初增加20.4亿元;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30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8%,比年初增加80.6亿元。 全年保险行业承保金额15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财产险承保金额1091.2亿元,下降11.1%;寿险承保金额197.5亿元,增长59.1%;健康险承保金额299.5亿元,增长263.5%。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8.2亿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8亿元,增长17.1%;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6亿元,下降22.9%;健康险保费收入0.7亿元,增长45.4%。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7.2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7亿元,增长32.5%;寿险赔付支出2.7亿元,增长1.16%;健康险赔付支出1.76亿元。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组织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2项。其中,纳入国家科技计划5项,省科技计划54项,获国、省科技资金5150万元;实施市本级科技计划53项,落实资金1200万元。新能源电器(超级电容器)产业基地22个项目获省科技资金扶持3320万元。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年内有3家企业晋升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家企业建立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总数达到了40家。选派10个科技特派团、31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活动。引进、培育农业新品种140项,推广新品种95个,重点扶持了12家农业科技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有5家企业纳入省科技计划。组织召开市政府与13所高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项目洽谈会,帮助68家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6.98亿元,增长32%。 全年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94.7%。全市当年入园幼儿45151人,在园幼儿77617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72.3%,比上年增长10.5个百分点。全市小学毛入学率为100.2%,比上年下降4.8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9.2%,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17.4%,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4%,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9.3%,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全市有高等学校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普通高校招本专科学生1864人,其中普通本专科1629人,成人本专科235人;成人高校招本专科学生3735人。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4025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340人。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1489人;成人本专科毕业生1270人。全市共有特教学校3所,毕业生49人,招生42人,在校生384人。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82个。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70余项;举办专场文艺演出12场,观众近50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000余份、致富实用小册子19种1000余份、图书500余册;组织创作了大戏剧本3部,小戏(小品)剧本5部。铺设市内小区有线电视地下管网10公里,开通市区10个小区125栋楼的有线电视信号。牛河梁遗址保护和展示、建平和北票境内的长城保护和展示被列入辽宁省“十二五”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年内有5个项目入选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4466个。其中,医院40个,卫生院(开业)12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6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8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1609张;卫生技术人员13655人,其中执业医师5712人,执业助理医师87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