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3 上海市奉贤区统计局

五、交通、邮政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运行。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3亿元,可比增长37.2%。坚持公交优先原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完成2011年公交线路延伸、新辟、调整的年度计划及区政府实事工程。年内共新辟公交线路3条,调整公交线路8条;置换非空调车176辆,至6月30日,我区516辆公交车全部为空调车,公交空调车率达100%。2011年全年共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全年收寄函件720.4万件,同比增长33.3%;包件11.9万件,同比增长19.0%;特快专递15.3万件,同比下降70.2%;汇票40万件,同比下降2.7%。全年投送各类邮件2885.3万件,同比增长39.3%;投送各类报刊2550万件,同比增长14.1%。

旅游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全区拥有星级宾馆7家,其五星级宾馆2家。年内森林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截至年底我区共有5家国家A级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达58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旅游收入达26.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旅馆饭店共接待客人100.7万人次、营业收入13.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和3.4%;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451.3万人次、营业收入11.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2%和5.6%;34家旅行社共接待游客30.1万人次、营业收入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增长18.4%。

六、金融业

金融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金融增加值22.0亿元,可比增长0.6%。至年末,全区共有银行分支机构19家,年内新增4家,分布经营网点120个,新增7个。证券业6家,年内新增1家,分布经营网点6个。至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897.6亿元,比年初增长13.7%。各项贷款余额637.3亿元,比年初增长15.9%。股市成交低迷。全年证券交易总额818.5亿元,比上年下降15.2%;其中A股成交699.7亿元,比上年下降25.9%。

小额贷款蓬勃发展。5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逾16.9亿元,共计707笔。三农和中小企业的累计发放贷款额分别为2.1亿元和7.7亿元,分别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12.2%和45.4%。贷款余额分期限看,六个月(含)以下占17.5%,六个月以上一年(含)以下占80.4%。贷款期限年利率最高24.84%,最低6.12%,分别比上年提高6.48和0.81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和非公经济

对外贸易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全年进出口总额9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出口总额55.1亿美元,增长17.3%;进口总额37.3亿美元,增长15.6%。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0.7亿美元,增长12.3%,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3.9%。机电产品出口27.3亿美元,增23.1%。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增速保持高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出口29.8亿美元,增长7.3%;一般贸易出口23.6亿美元,增长30.8%;其他贸易出口1.7亿美元,增长43.7%。出口额位列首位的国家为美国;出口额排名前列的地区是亚洲和欧洲。

招商引资结构改善。全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33项,比上年下降11.9%;吸引合同外资金额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实际到位金额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招商引资结构改善。第二产业共吸收外资16108万美元;除第二产业外共吸收外资29125万美元,比重为64.4%,比上年提高31.4个百分点。大项目带动显着。全年批准总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直接投资项目18项,比上年增加5项,合同金额32686万美元,占合同外资的比重达72.3%,比上年上升4.5个百分点。投资项目数分地区和国别看,香港(54个)、日本(16个)、美国(12个)位列前三位。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区税收收入中,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为44.7%,比上年降5.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为24.3%,比上年增5.4个百分点,港澳台所占比重为5.7%,与上年持平。截至年底,全区共注册私营企业74437家,比上年增加13.9%;当年新增13077个,比上年增加1.4%。私营企业完成税收70.6亿元,同比增17.6%。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长较快。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以及私营工业企业分别完成产值699.7亿元和579.1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8.5%和40.2%,分别比上年微降2.6和微增1.9个百分点。

八、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稳步开展。年内,我区共安排32个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逾290亿元,我区在加快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的同时,重点抓续建项目的推进。奉干公路、金大公路、曙光中学、西部污水处理厂、1109、二路一带地下民防工程、三一重工(一期)等年内竣工项目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或即将投入使用;正在施工项目19个,办理前期审批手续8个(其中,临港圈围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如期实现年初制定的全区重大工程推进计划。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境内公路里程1297.1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89.2公里。全面完成动迁及相关前期协调工作,确保林海公路竣工通车;基本完成1109工程、曙光中学配套道路、展发路、市消防局训练基地配套道路;完成平庄公路(环城东路—浦卫公路)、奉干公路、奉干浦南运河桥、瓦洪公路(平庄公路-随塘河路)、金大公路(浦星公路-林海公路)等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区与区对接道路之一平庄公路(浦卫公路-金山区界)BT段顺利开工;航塘公路及瓦洪公路年内完成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以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为手段,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力度。年内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计划4500万,大中修里程39.62公里,计划维修桥梁3座。新设里程碑、百米桩300公里,桥梁限载牌500套,路名牌800套、农村公路路政宣传牌250块,路口警示桩4000根。

公共事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我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56.1万立方米。全年售水总量为9712.3万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生活用水2984.9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5%。全年全区用电量66.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其中大工业用电48.1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5.8亿千瓦时。实事工程“老区天然气改造”有序开展。至年末,全区天然气管线长度达720公里,比上年延长8.1%。全年天然气销售量583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11.3%。家庭用天然气户数7.4万户,比上年增14.0%。全年液化气销售量2.5万吨,比上年增5.2%。

房地产市场需求保持冷淡。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7.1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5%,增长主要集中在大居项目。房屋施工面积750.0万平方米,增长64.0%,其中,新开工面积290.2万平方米,增长68.9%;房屋竣工面积96.4万平方米,增长162.2%。房地产市场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力,商品房销售无回暖迹象。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6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8%;全区商品房销售额96.0亿元,同比下降4.8%。全区空置房面积5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