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23 上海市奉贤区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又是建党90周年和撤县设区10周年。一年以来,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力推进“三化两建设”,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南桥新城开发,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区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今年的良好开局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全区经济发展保持稳健。奉贤区全年实现增加值572.6亿元,可比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可比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371.6亿元,可比增长12.1%,对增加值的贡献率为64.6%;第三产业增加值183.1亿元,可比增长12.5%,对增加值的贡献率为33.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增加值的比重为3.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4.9%,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0%,上升0.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收平稳。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为17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5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全年税收收入158.00亿元,同比增长19.5%。税收收入分税种看,增值税63.39亿元,增长9.3%;营业税27.35亿元,增长27.2%;个人所得税18.29亿元,增长22.8%;企业所得税41.47亿元,增长29.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97.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8亿元,同比增长5.7%;教育支出18.40亿元,同比增长5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84亿元,同比增长26.2%;医疗卫生支出4.99亿元,同比增长56.6%;农林水事务支出4.28亿元,同比增长4.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速。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6%。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2.3亿元,比上年增长70.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0.9%;第二产业投资124.4亿元,同比增长18.9%,所占比重为47.2%,其中工业投资124.0亿元,同比增长19.2%;第三产业投资136.6亿元,同比增长38.2%,所占比重为51.9%,其中房地产业投资101.3亿元,同比增长44.5%。其中,三一重工项目以及大居项目拉动显着。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健康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增幅比上年扩大4.5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21.2亿元,同比增长5.4%;林业产值0.7亿元,同比下降26.6%;畜牧业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29.5%;渔业产值7.5亿元,同比下降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亿元,同比增长90.7%。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的产值比例47.2:1.5:32.7:16.7:1.9。

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全区累计320家,全年实现农产品销售约20亿元,组织化程度达到70%。实现土地入股规模经营的合作联社4家、村级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1家、“农家乐”专业合作社12家、市区“田头超市”8家。新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18个,绿色食品有4个,全区累计9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81个,绿色食品14个,有机食品3个)。

“农游对接”成效显着。目前全区建成农业旅游景点48个,形成5大特色板块和10条精品旅游线路,“菜花节”、“黄桃节”、“新米品尝节”等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已成为知名品牌。庄行金色田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潘垫村、杨王村被评为上海市“我喜爱的十大乡村”;农游网被评为“上海市第五届优秀网站”。全年农业旅游景点接待游客255万人次,总收入达6.5亿元,带动农民就业1.6万人,带动农产品销售1.59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复苏后继续发力。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5.4亿元,可比增长12.5%。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8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41.2亿元,增20.5%,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5.6%。

“6+8”行业发展逐步升级。全年“6+8”行业共完成规模以上产值857.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产值的59.5%,产值比上年增长24.5%,对规上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8%。六大新兴产业增长势头较快,八大优势主导产业总量较大。六大新兴产业全年合计完成产值343.8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3.9%,产值同比增长27.3%。八大优势主导产业共完成产值513.4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为35.6%,产值同比增长22.6%。分行业看,年规模以上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优势行业包括精细化工、新能源、输配电、新材料,分别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13.5%、8.5%、8.3%和7.1%;增速较快的行业为新能源和精细化工,分别增长66.8%和46.5%。

工业经济效益表现欠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7.2亿元,同比增长22.6%。利润总额增速逐步下滑并由正转负,并无明显好转迹象,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2亿元,同比下降2.6%。主要原因是亏损面大,亏损额增幅高。当期亏损单位数155户,同比增长34.0%,亏损面达16.1%,亏损企业亏损额11.7亿元,同比增长26.8%。

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6.2亿元,可比增长6.3%,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有220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05.3亿元,增长19.6%,安装工程产值13.0亿元,增长26.5%。竣工产值36.3亿元,比上年增长3.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70.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6.7%;竣工面积13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

四、国内商业

消费品市场交易旺盛。在贯彻落实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的推动下,我区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01.3亿元,同比增长16.1%;穿的商品零售额47.3亿元,同比增长16.0%;用的商品零售额100.3亿元,同比增长15.7%;烧的商品零售额11.8亿元,同比增长20.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89.0亿元,同比增长16.4%,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0.6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7.2亿元,同比增长16.1%,拉动零售总额增长3.2个百分点。

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5.0亿元,可比增长14.5%。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增速比上年扩大7.4个百分点。至年末,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