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1 延安市统计局

金融业运行基本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不含外币)余额826.26亿元,比年初增加97.71亿元,增长1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3.03亿元,比年初增加57.29亿元,增长15.7%。年末各项贷款(不含外币)余额410.49亿元,比年初增加49.52亿元,增长13.7%,其中:短期贷款129.45亿元,增长5.6%;中长期贷款274.67亿元,增长16.9%。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各类保险机构25个,其中:财险机构15个,寿险机构10个。全年完成保费收入11.58亿元,增长1.5%,其中:财产险6.01亿元,增长5.3%,在财产险中机车险占84.5%;人身险5.57亿元,下降2.3%,在人身险中人寿险占92.4%,意外险和健康险仅占7.6%。全年赔款及给付4.21亿元,增长22.9%,其中:财产险赔款3.26亿元,增长18.1%,财产险中机车险赔款2.80亿元,仍居各险种之首,占85.9%。人身险赔款0.95亿元,增长40.6%,人身险中人寿险赔款0.83亿元,占87.4%。

七、交通、邮电

公路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市完成客运量7662万人次,增长16.0%,旅客周转量29.39亿人公里,增长21.4%;货运量4914万吨,增长17.8%;货物周转量62.48亿吨公里,增长22.1%。完成乡镇五级客运站建设107个;购置68辆节能环保公交车投入营运,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客运运力不足的矛盾,较好地解决了群众乘车难的问题。新修县乡和通村油路504.8公里,投放通村客运车辆550辆。全市境内13个县区实现了二级公路连接,实现了百分之百乡镇通油路、百分之百建制村通公路的目标。干线公路优良里程为1312.46公里,优良率为95.8%。截至2011年年末,县乡实现年均优良里程2863.5公里,其中:县级里程1430.5公里,优良率为77.7%;乡级里程1433公里,优良率为68.8%。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市邮电主营业务收入达4.37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50.2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20.44万户。

八、科技、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全年共征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4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1项,市级计划项目102项。全市共引进新工艺242项,新技术269项,重点推广新技术81项。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390项,增长23.4%,其中:发明39项;授权量158项,增长19.7%,其中:发明14项。全市共发放知识产权相关资料3万多份,接待群众咨询300多人次,使广大群众更多更好的掌握了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关知识,营造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大。全市拥有各级各类中小学476所,其中:普通中学130所,普通小学346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91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18.0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2%。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277人。幼儿园428所,在园幼儿达8.52万人。职业中学14所,在校学生2.74万人。“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市享受“两免一补”学生27.33万人,共落实“两免一补”资金3.23亿元。全市通过“双高普九”验收县区达到10个。全年多渠道筹集资金14.7万元,资助特困家庭学生2.57万人。发放助学贷款合同1.62万份,贷款金额9621.4万元,较上年增长11.7%。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快。目前已有12个县级信息平台、203所中心小学采用光纤线路接入省基础教育专网,接入率达到100%。

九、文化、档案、广播、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766人;文化馆(站)149个,从业人员691人;公共图书馆13个,从业人员166人,藏书55万册;艺术表演场馆3个,从业人员64人。全市创作戏剧作品9部,曲艺、小品24个,歌曲21首。全市拥有综合档案馆14个,馆藏档案57.6万卷(件);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466个,已建立村级档案室194个。

新闻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全年市电视台共播出电视新闻344期,4452条,广播新闻349期,3498条,其中:电视新闻在中、省台播出530条,广播新闻在中、省台播出550条,《百姓关注》播出208期。电影公益放映4.46万场次,行政村放映覆盖率100%,自然村放映覆盖率85.0%以上。截止2011年底,全市广电网络县、乡镇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45.8%。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37.04万户,其中:当年新发展用户2.69万户;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35.51万户,其中:当年新发展和整体转换9.55万户,全市县级以上城市实现了有线电视数字化,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用户已发展到7723户。全市电视覆盖率99.8%,广播覆盖率99.6%。《延安日报》全年发行347期,共计1214.5万份。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

卫生事业有序推进。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5个;床位896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421张;卫生技术人员11286人,其中:医院、卫生院9223人。农村村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全市拥有村卫生室2905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163人,全市规范化村卫生室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共接呼救电话1.54万次,出动急救车辆1.54万辆次。

体育事业成绩显着,全民健身和体育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已建成国家、省级体育先进县(区)4个,先进乡镇12个、先进社区8个、先进单位27个,市级体育县5个;建立了26个全民健身辅导站点,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157人;建成全民健身广场76个。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范围内建成35个室内健身房、115条全民健身路径、112个晨晚练点,为群众健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达到74万人。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1.5亿元,筹集公益金915万元;销售网点从去年的240个增加至259个。

十、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取得显着成效。全年新签合同项目152个,总投资669.27亿元,引进资金662.43亿元。有131个项目开工建设,到位资金102.96亿元,合同项目履约率为86.0%;续建项目112个,本年度累计建成51个,到位资金100.31亿元。新签和续建项目总到位资金203.26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36.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66万美元。全年共实施经济协作项目25个,项目总投资1796.85万元,争取捐赠资金620万元,捐赠资金到位620万元。其中,市直单位4个项目,捐赠资金到位100万元;县区21个项目,捐赠资金到位520万元。目前,25个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