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59.5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年内全市辖区内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共51家,从业人员3.4万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704.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272.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3.6亿元,同比增长12.1%。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单位投资246.4亿元,增长1.4%;集体单位投资30.3亿元,减少40.7%;私人投资333.3亿元,增长38.7%;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23.6亿元,减少23.1%。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616.8亿元,增长13.3%;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6.8亿元,减少19.2%。 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0.2亿元,增长10.0%;第二产业投资235.1亿元,减少13.1%,其中工业投资235.0亿元,减少12.9%;第三产业投资358.3亿元,增长38.8%。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44.2亿元,增长10.4%;农村牧区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增长24.1%。从主要行业投资看,采矿业投资45.7亿元,同比增长2.7%;制造业投资128.5亿元,同比增长14.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9.6亿元,同比减少5.3%;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116.9亿元,同比增长74.0%;批发和零售业投资29.3亿元,同比增长3.5倍;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投资28.9亿元,同比增长1倍。 全年新开工项目788个,比上年增长20.7%。全部建成投产项目62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2.8%;新增固定资产350.1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5.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住宅投资51.0亿元,增长6.9%;办公楼投资1.2亿元,增长3.0倍;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3.2亿元,增长1.1倍。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4.7亿元,增长19.8%。其中,住宅销售额36.4亿元,增长7.4%。 五、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7.2亿元,同比增长18.5%。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1.8亿元,同比增长18.9%;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4亿元,同比增长16.5%。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27.1亿元,同比增长17.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2亿元,同比增长3.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9亿元,同比增长23.9%。从商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0.7亿元,增长2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3.9亿元,增长20.3%;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0.3亿元,增长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9亿元,增长26.6%。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9603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2%,增速居全区首位。其中,进口完成74911万美元,同比增长1.0倍;出口完成21123万美元,同比增长32.5%。甘其毛都口岸原煤进口达到1100万吨,过货量跃居全区第二位。 全年引进国内到位资金357亿元,同比增长22%,实际利用外资51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完成客运量2017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4%;客运周转量1721百万人公里,比去年增长7.0%;完成货运量3149万吨,比去年增长3.6%;货运周转量12302百万吨公里,比去年增长2.6%。水上旅游客运量达12万人次。完成临河新增300辆出租车投放工作。全市公路项目交工验收合格率和竣工验收优良率都达到10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3亿元。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23.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3.18万部。互联网络注册用户达到12.47万户。全年共完成邮政特快专递24.5万件,报刊期发15.8万份,函件274.4万件,包件4.3万件。 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35.1%。共接待旅游人数153.5万人次,同比增长33.8%。目前我市已建成的旅游景区(点)23家,其中4A、3A、2A级景区各1家,已评定星级的宾馆饭店16家,其中有三星级5家。依法设立的旅行社21家,其中具有组团出国旅游资质的国际旅行社分社1家;正在争取国家授予组团出国旅游资质的旅行社1家;仅具有国内组团旅游资质的旅行社分社11家。 七、金融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20.9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85.7亿元,同比增长8.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408.4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达242.8亿元,同比增长23.0%。在短期贷款中,个人贷款及透支111.6亿元,同比增长25.6%;单位贷款及透支126.1亿元,同比增长19.0%;贸易融资贷款4.7亿元,同比增长1.0倍。中长期贷款完成164.7亿元,同比增长12.0%。全市共投入和筹集小额贷款担保金690万元,为各类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亿元。 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财产险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20.2%;人寿险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5.4%。赔款支出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财产险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28.2%;人寿险支出0.3亿元,同比增长48.4%。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9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所,全年招收学生0.2万人,年末在校学生0.7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所,全年招收学生0.1万人,年末在校学生0.4万人;普通中学62所,比上年增加2所,全年招收学生3.0万人,年末在校学生8.8万人;小学104所,比上年减少15所,全年招收学生1.3万人,年末在校学生8.7万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约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2.7%。 年内被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认定自治区科技名牌产品2个,认定自治区科技名牌企业1家。全年共组织推荐申报国家项目12项,获批5项,获得资金支持472万元。争取到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1项,获得资金支持570万元。累计获得上级资金支持1042万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年我市获得专利79项,累计获得专利978项。年内共鉴定科技成果10项,推荐申报我市6项科技成果参加自治区2011年科学技术奖励评奖。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共争取到文体项目建设资金近亿元。其中,草原书屋318个、文化站2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活动室29个,文化站设施配套项目31个,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开放项目3个,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项目31个,镇苏木文体广场6个,体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国家支持援建旗县区体育场1个,基层健身路径设施7条,并正在按照要求加快规划实施。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6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6%。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4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7%;县级广播电视台6座。《巴彦淖尔日报》全年发行704万份。《黄河晚报》全年发行630万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