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洪江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2011年,全区财政总收入22321万元,比上年增长24.9%,一般预算收入10668万元,比上年增长35%。完成一般预算支出53121万元,比上年增长21.8%。 金融运行平稳。2011年末,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86376万元,比年初增加22403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9815万元,比年初增加17637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54346万元,比年初增加9298万元。 八、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成功申报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新授权专利8件,产学研合作成果4项,荣获“湖南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实现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全区乡级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送书、送戏下乡、下社区活动顺利完成,赠送科技图书2300余册,发放宣传册3000多份,播放免费电影420余场。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电视人口覆盖率为100%,广播人口覆盖率为100%。城区数字电视整移平移率达100%。 教育事业良好发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6.54%,居全市第一,高考录取106人,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荣获“湖南省教育强区工作先进单位”和“湖南省县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筹集新农合基金378.9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1%。荣获全市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面启动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在第一届中国湖南武术比赛中,全区取得12金12银6铜的佳绩,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九、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据抽样调查,201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05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工资性纯收入1746元,增长15.2%;家庭经营性纯收入3153元,增长10.2%;财产性纯收入340元,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总支出4053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4.1%。 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2140元增长11%,其中:工资性收入5941元,增长3.5%;经营性收入873元,增长7.4%;转移性收入5179元,增长23.1%;财产性收入147元,增长7.5%。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2元,比上年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042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3%。 物价水平上涨。据抽样调查显示,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5.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11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3人。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累计发放医疗、工伤、失业、养老、生育等社会保险金2.21亿元。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金支付标准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启动新型农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乡低保惠及9073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684.4万元。农村五保户人均年供养金额2161元,超过省定标准661元,城市、农村低保补助水平超过省定标准。全区新增就业再就业35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之内。注重关心弱势群体。将4156名残疾人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3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办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为9268名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完成100户农村危房改造。全区被评为全市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被授于全市唯一的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连续6年获得全省“双联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 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全年无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折合亿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人;全年无工矿商贸事故死亡,折合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事故死亡率为0人;全年无道路交通死亡事故。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投入工业技改资金7.05亿元,增长10.6%。实施金丰纺织设备升级、万源助剂木质素提质改造、泰格林纸节水改造、利多陶瓷煤烧窑改烤花窑等技改项目,全年规模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9.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降低,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达到环保考核要求。 注:1.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工业数据为年快报数,规模工业能耗为上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