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19 株洲市石峰区统计局

2011年是经济形势极其复杂和困难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难题和挑战,全面推进“南提、北拓、西进”和“五年再造一个新石峰”战略,区域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地区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2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17.8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6∶86.7∶12.7调整为0.6:86.5:12.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6202元(按汇率折算为16855美元)。

图1:石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4亿元,比上年增长42.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45亿元,比上年增长44.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4.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财政收入4396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3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8.7%。全年一般预算支出6.7亿元,比上年增长21.8%。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亿元,增长104.7%;教育支出1.4亿元,增长3.1%;社会保障支出0.4亿元,比上年下降50.2%;医疗卫生支出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1%。

非公经济。初步核算,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2%。

消费价格。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2.9%。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与上年比呈现“五涨三跌”格局(见表1)。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分行业看,农业产值0.91亿元;林业产值0.05亿元;牧业产业0.8亿元;渔业0.07亿元。各行业中,林牧渔业产值所占比重达到49.2%。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为55:3:37:4。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51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0.91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0.32千公顷;水产品总产量1112吨。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稳定发展(见表2)。

三、工业、高新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2.3亿元,比上年增长8.4%(见图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8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4.6亿元,增长8.5%,增速较上年降低16.9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65.6亿元,增长8.4%。2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183.3亿元,增长9.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6亿元,增长13.1%。

图2:工业增加值与增长

全区交通运输设备、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及建材等四个支柱行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73.9亿元,比上年增长8.6%(见图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6.9%。

图3:四个支柱行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1%。主要产品生产规模有升有降。(见表3)。

工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9.4亿元,比上年下降5%;实现利税36.8亿元,下降18.7%;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下降28.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5亿元,下降27.5%。全区亏损工业企业亏损额8.9亿元,亏损面为21.1%,上升5.6个百分点。全年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19.6%,比上年提高18.4个点。

新型工业化。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167.5亿元,增长10.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234.5亿元,下降4.3%。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8.6%,SO2、COD排放分别削减0.7%、0.3%。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8.3%。

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24.6亿元,实现增加值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现价),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8.4%,实现利税30.6亿元,下降21.3%。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建筑业。全年29家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5.1亿元;实现利润0.3亿元。年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4.9万平方米,增长45.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3.6万平方米,增长127.6%。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25.7万元,比上年提高66.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5.4亿元,比上年增长28.2%(见图4)。其中,工业投资46.6亿元,增长9.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0.2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86.2%。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05亿元,比上年下降83%;第二产业投资46.6亿元,增长9.1%,占投资总额比重为71.3%;第三产业投资18.8亿元,增长27%,所占比重为28.7%。全年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32个,比上年减少4个。(2011年起,单个项目投资统计起点由原来的50万元以上调整为500万元以上)

图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增长

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开发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7.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4.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9亿元,增长6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5%。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76万平方米,增长30.1%;竣工面积19.7万平方米,增长12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6.3万平方米,增长40.1%;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2亿元,增长60%。

五、地区贸易和对外经济

地区贸易。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比上年增长5.6%,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见图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5亿元,增长18.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9亿元,增长25.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2.9亿元,增长1.9%;餐饮业零售额4.5亿元,增长18.2%。年末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7个,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4个;实现成交额56.6亿元,比上年增长0.4%。

图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

对外经济。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增长16.7%。其中出口总额3.2亿美元,增长66.9%;进口总额7亿美元,增长2.4%。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6亿元,增长36.9%;验资注册到位外资6060万美元,增长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