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卫生、教育和科技 卫生。全年共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6个,其中医院9个;拥有床位1817张。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106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个。农村卫生服务得到改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2.1万人,参保率为95.4%。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34‰、3.68‰。 教育。全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在100%;小学及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为9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21%。共拥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级中学、14所小学。小学、初中在校生共3450人。全年救助贫困学生932人次。(以上只含九年制义务教育数据) 科技。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9%,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3.1%。规模以上工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786人,比上年增长0.9%,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1963人。 七、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2156.63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459.37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5%。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94.0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绿化覆盖率达到50%。 安全生产。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3起(交通事故17起,消防火灾6起),同比下降65%;死亡3人,同比下降62%;受伤16人,同比下降82%;直接经济损失338.63万元,同比增加327.47万元;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行业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全年安全生产各项事故指标均在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范围之内。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初步统计,全区常住人口为24.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18万人。人口密度为2662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出生率12.47‰,死亡率7.05‰,自然增长率5.42‰。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36元,比上年增长14.5%,比上年净增2988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7640元,增长21.9%;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3014元,比上年增长11.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城镇居民年末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8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14辆、空调器110台、移动电话162部、家用计算机26台、微波炉44台,电视机62台。 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17元,比上年增长22.1%,比上年净增241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7227元,增长24%。农民收入增幅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7561元,增长1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71平方米。 社会保障。至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0.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13%(以上只含区属口径数据)。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3%。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0.9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0.12万人。 公报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辖区口径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株洲统计年鉴县区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公报中美元兑人民币按2011年12月31日汇率中间价1:6.3009计算。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