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洪江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19 怀化市洪江区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区工委、区管委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湘西南特色工业基地、建设生态宜居和旅游目的地城市”战略目标,深入实施“五区”总体战略,致力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区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452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35万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55804万元,同比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47887万元,同比增长7.1%,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81.3:15.2,第一产业比重与去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1.8个百分点。

省“为民办实事”完成。2011年省“为民办实事”落实到全区共19项考核指标,通过考核验收,19项考核指标已经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新骨架初步成型。全年完成交通项目投资6733万元,其中邵怀高速连接线二期工程完成投资3265万元,萝卜湾大桥顺利通车,古商城大桥基本贯通。川岩新区主干道30M路基工程基本完成,怀通高速连接线工程、雄溪路接线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发展空间有效拓展。此外,省道S222大修工程、工业园500吨级泊位码头、新区二级中心客运站等已进入省“十二五”交通建设规划。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城区道路路面改造,体育中心、无公害垃圾处理场、城东防洪堤、三中迁建、嵩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大力实施城市美化亮化工程,投入290万元,架设亮化照明线路2.2公里,新增城区高杆路灯208盏,新增老鸦坡、金牛大酒店景观灯。强化城市管理,切实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不断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依法治区积极推进,深化平安创建,不断拓展创建范围,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年无较大安全事故,无恶性群体性事件,继续保持到市赴省进京集访“零指标”。警方“清网行动”排名全省第一,公众安全感测评全省排名由去年的第32位上升为第16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八年市级先进,维稳工作年度考评排名全市第一,连续十年先进,继续保持“省级平安区”荣誉称号。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各经济主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明显;工业转型受区位和资源条件限制较大,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和企业环保水平亟待提高,基础技术人才逐渐减少,难以支撑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展尚未实现质的飞跃,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有较大差距;人口总量偏小,城市人气不旺;土地存量偏少、土地开发成本较高,城市主体个性不明显,各元素之间矛盾较为突出,加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严重制约城市建设质的变化;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社会保障压力较大;思想解放步伐不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45万元。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835万元,增长3.5%。全区粮食总产量5100吨,增长2.4%;油料产量318吨,增长42.6%;蔬菜18967吨,增长6.9%;水果产量5451吨,基本与去年持平;出栏肉猪2.3万头,比去年下降1.3%;出售和自宰家禽197万羽,增长2.9%;水产品总量467吨,同比下降1.3%。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年争取和实施农业水利项目10个,总投资5320万元,车皮溪综合治理、花洋溪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加速推进,全区所有山平塘清淤扩容工程顺利完工,“三边”绿化完成造林655亩。茅头园村名优农产品一条街基本完成。投资894万元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省环保厅验收。投资1200万元全面启动安江电站库区护坡及农田防护工程。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发放农业生产补贴317万元,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75万元,家电、汽摩下乡补贴112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9.2亿元,增长51.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68亿元,增长19.1%。全区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1.4%,拉动经济增长1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65亿元,同比增长55.6%,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入库增值税达9068万元,增长1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造板139381立方米,同比增长30.5%;纸浆51765吨,基本与去年持平;机制纸及纸板52858吨,同比增长0.4%;纱产量7513吨,同比下降3.2%;布1466万米,同比下降19.7%;硫酸(折100%)78759吨,同比下降12.1%;铁合金2985吨,同比下降17.2%。建筑业略有下降。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775万元,比上年下降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292万元,比上年增长36.5%。工业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工业项目完成投资7.58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技改投入7.05亿元,同比增长10.6%;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1-12月,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0.74亿元,同比增长15.7%。

注:2011年投资不含500万元以下零星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五、交通、邮电和通讯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43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年完成邮电通迅业务总量3459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997万元。201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0948户,移动电话用户44756户,互联网用户4760户。

六、贸易和招商引资、旅游

消费品市场日益活跃。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94万元,增长16.5%。

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全区完成合同引资1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5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市外省内实际到位资金4.07亿元,同比下降9.2%;省外国内到位资金3.51亿元,同比增长23%。出口创汇750万美元,出国外派劳务人员95名。

旅游事业发展加快。2011年,共接待游客99.6万人次,同比增长13.6%。全区全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3.54亿元元,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