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施甸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施甸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施甸调查队 2012年3月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着力推进“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施甸经济发展较快的一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县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城镇富县、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的战略目标。解放思想,增强信心,团结拼搏,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苦干,沉着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圆满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28713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491万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69439万元,增长34.4%,其中工业增加值47442万元,增长33.3%,建筑业增加值21997万元,增长36.8%;第三产业增加值110205万元,增长12.1%。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8:21:41调整为38:24:38。一、二、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3.0、7.3、5.0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7%、47.9%、3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9373元,增长28.1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4625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农业总产值完成20170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9.03%,其中:农业产值89689万元,比上年增长4.99%,占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为44.47%;林业产值21547万元,比上年增长18.44%,占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为10.68%;牧业产值80393万元,比上年增长13.13%,占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为39.86%;渔业产值5253万元,比上年增长4.08%,占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为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819万元,比上年增长4.99%,占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为2.39%。 粮食总产量138169吨,比上年增加2991吨,增长2.21%,其中:夏粮产量32583吨,比上年增加16223吨,增长99.17%;秋粮产量105586吨,比上年减少13232吨,减少11.14%。烤烟收购量29.5万担,收购金额27323.67万元,税收6011.21万元,平均价18.52元/公斤,中上等烟比例96.05%。2010/2011榨季种植甘蔗89994亩,甘蔗产量265581.7吨,甘蔗入榨量223316吨,比上榨季增长13.33%。2011年种植甘蔗98667亩,比上年增长9.64%,预计产量316845吨,比上年增加51263.3吨,增长19.3%。 种植业结构上,粮经比例为61:39。茶叶、蚕桑、林果、蔬菜等产业稳步发展,茶叶产量1007.5吨,水果产量17139.6吨,蚕茧产量827吨,核桃产量1925.4吨,板栗产量389吨,食用菌产量2381.7吨。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50733亩,比上年增加958亩,增长0.27%,复种指数达22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77616亩,比上年增加13123亩,增长1.7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71532亩,比上年减少12233亩,减少2.53%。(详见附表一)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森林面积达到167.59万亩,森林覆盖率44.8%。不断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共完成造林17.17万亩,完成四旁植树57万株。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成效。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步推进,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天然林、防护林、公益林建设不断完善。 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县有生猪养殖大户187户,举办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48期,培训生猪养殖技术人员4700人次,发放生猪养殖技术培训资料9500份,提升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肥猪出栏603178头,比上年增长36.94%,年末生猪存栏数达500756头,比上年增长25.17%;年末大牲畜存栏92408头,比上年增长12.91%,出栏17468头,比上年增长36.81%;年末羊存栏37972只,比上年减少0.61%,出栏20641只,比上年增长42.74%;年末家禽存栏596756只,比上年增长25.8%,出栏1014211只,比上年增长96.93%。肉类总产量达52519吨,比上年增14087吨,增长36.66%。(详见附表二)。 渔业生产发展迅速。放养鱼水面面积41750亩,其中:坝塘养鱼2950亩;水库养鱼3800亩;稻田养鱼35000亩。水产品产量达3752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人工养殖3669吨,比上年增长2.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县有52座水库,水库库容量7349万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5610万立方米。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15件,工程总投资13047万元,累计完成劳动积累工184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168万立方米,完成新增、恢复、改善、除涝面积2.6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万亩,解决了30536人饮水困难。年末累计有效灌溉面积20.28万亩,农业水利化程度达到58%。农业机械设备不断增加,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机械总动力21658万瓦特,比上年增长16%;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4433台,比上年增长8%;拥有农用载重汽车1258辆,比上年增长7%;拥有农用运输车1268辆,比上年增长7%。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量计算)32065吨,比上年增长6%。农业科技推广面积35.67万亩,比上年增长7%。全县137个村(居)民委员会已全部通车、通电,全年农村用电量434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0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106吨,比上年减少13.17%;地膜覆盖面积165106亩,比上年增长12.3%;农药使用量919吨,比上年增长8.93%。 个私企业户数5183户,比上年增加6户,增长0.12%,其中私营企业103户,个体工商户5080户。从业人员17142人,比上年增加88人,增长0.52%,其中私营企业3916人,个体工商户13226人。注册资金32640万元,比上年增加1600万元,增长5.15%,其中私营21860万元,个体10780万元。实现总产值56480万元,比上年增加6307万元,增长12.57%,其中私营21107万元,个体35373万元。实现总收入70600万元,比上年增加7833万元,增长12.57%,其中私营26383万元,个体44217万元。上缴税金4236万元,比上年增加143万元,增长3.49%,其中私营企业1583万元,个体2653万元。个私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12.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2657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7913万元,比上年增长40.6%;规模以下工业产值28658万元,比上年增长40.6%;其中:制糖业产值15251万元,比上年增长42.47%。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227万元,比上年减少10.7%;集体企业181万元,比上年增长47.9%;股份合作制企业21万元,比上年减少23.1%;股份制企业52537万元,比上年增长10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6494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7111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个私工业企业17111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分系统看:经贸系统完成20031万元;企业局系统完成106237万元;供销系统完成30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