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澄江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澂江县人民政府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澂江调查队 (2012年3月28日) 2011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克服各种困难,扎扎实实打基础、调结构、建生态、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开放活县、旅游富县”五大发展战略,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经济总量继续增长。据核算,2011年,全县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44053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105万元,增长7.8%,对GDP的贡献率为11%,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增加值199589万元,增长21.6%,对GDP的贡献率为65.9%,拉动GDP增长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0837万元,增长7.2%,对GDP的贡献率为23.1%,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5.91:45.31:38.78。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28173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占GDP的比重为6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现价工农业总产值实现518530万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农业总产值120580万元,同比增长24.1%;工业总产值397950万元,同比增长9.2%。 乡镇生产总值:凤麓镇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12732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2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4763万元,增长27.1%;第三产业增加值101303万元,增长8.5%。龙街镇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12618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88万元,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73860万元,增长26.1%;第三产业增加值26732万元,增长7.6%。右所镇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9082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36万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53208万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3万元,增长7.9%。海口镇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2137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30万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7070万元,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加值7579万元,增长4.8%。九村镇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5072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31万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37707万元,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加值5590万元,增长6%。阳宗镇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2408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8万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2981万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9051万元,增长5.1%。 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4.5%。从结构上看:食品上涨8.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7%,衣着类上涨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8%,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居住类上涨5.5%。 二、农村经济 2011年,县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惠农政策,积极改善民生,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现价)完成120580万元,比上年增加23434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农业产值89101万元,比上年增加15878万元,增长21.7%;林业产值6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2万元,增长23.3%;畜牧业产值28182万元,比上年增加7488万元,增长36.2%;渔业产值1826万元,比上年减少92万元,减少4.8%;服务业产值772万元,比上年增加28万元,增长3.8%。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3.9%、0.6%、23.4%、1.5%、0.6%。 (一)种植业:种植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发优质高效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和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整体效益的进一步提高。2011年,农业产值89101万元,比上年增加15878万元,增长21.7%;其中粮食产值9368万元,比上年减少555万元,减5.6%,占农业产值的10.5%;烤烟产值12849万元,比上年增加2471万元,增长23.8%,占农业产值的14.4%;蔬菜产值54731万元,比上年增加14911万元,增长37.4%,占农业产值的61.4%;花卉产值6615万元,比上年增加1299万元,增长24.4%,占农业产值的7.4%。2011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2199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9583亩,增长3.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0119亩,减少0.9%;蔬菜种植面积为172896亩,比上年增加13369亩,增长8.4%;全县烤烟种植面积为49595亩,比上年减少1904亩,减少3.7%。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复种指数由上年的313%上升到323.8%,上升了10.8个百分点。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由上年的29.1:70.9调整为2011年的28:72,非粮食作物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二)林业: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以营造生态林为主,推行各种方式的经营模式,林业生态建设取得实效。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3.44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7.46万亩,森林覆盖率33.17%。全年完成义务植树40.85万株,全县共发生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案件96起,查处96起,综合查处率100%。全年共发生森林火警、火灾0起,无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2.77万亩,防治率达到77%;采伐木材4642立方米,木材调运检疫2089M3,苗木调运检疫44665株。 (三)畜牧业:畜牧生产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强化各项科学养畜技术措施,狠抓畜牧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和动物防疫等重点工作,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8182万元,比上年增加7488万元,增长36.2%,其中:生猪产值16436万元,比上年增加5329万元,增长48%,家禽产值7688万元,比上年增加148万元,增长2%。 (四)渔业:全县水产品产量1678吨,比上年增加45吨,增长2%。 (五)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建设水利工程1329件,水利建设投入资金9024万元。完成2个片区基本烟田建设、47件人畜饮水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00亩,改善灌溉面积3813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5km2。年末,全县已建成稳产高产农田78970亩,占年末实有耕地总面积98630亩的80.1%。拥有水库、坝塘94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26座,坝塘58座。总库容4622万立方米,蓄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7856万立方米。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4.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拥有农用拖拉机2535辆,农用运输汽车348辆。农用化肥施用量31582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11000公斤,地膜覆盖面积94727亩,农药使用量382000公斤,农村用电量2436.03万千瓦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