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威海市环翠区统计局 2012年2月24日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克服诸多困难和矛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方式、调结构,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4亿元,增长1.44%;第二产业增加值90.79亿元,增长12.31%;第三产业增加值108.5亿元,增长10.9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9.18%、41.37%和49.45%。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559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6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年末全区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2.3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286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9%。 市场物价小幅增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累计上涨4.6%,涨幅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了1.0个、0.8个和0.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5%,消费品价格上涨4.9%。食品价格上涨13.5%,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上涨5.6%,涨幅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累计上涨12.7%,涨幅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农业产值3.5亿元,增长13.23%;牧业产值2.42亿元,减少1.9%;渔业产值30.96亿元,增长10.6%。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32878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夏粮产量11146吨,增产5.8%;秋粮产量21732吨,增产5.1%;花生总产量8343吨,减少2.6%。蔬菜总产量40268吨,与上年持平;果品总产量37493吨,减少3.6%。 林业生产相对平稳。围绕建设生态城市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区突出抓了荒山、荒地、荒滩、沿路、沿河、沿海和环城绿化,全年完成成片造林面积74公顷。森林管护面积1680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 畜牧业发展有所下降。全年肉类总产量6837吨,比上年减少7.5%。其中猪肉4993吨,减少2.7%。羊牛奶产量7330吨。禽蛋总产量7130吨,与上年持平。生猪年末存栏40625头,减少5%,羊年末存栏1677头;大牲畜年末存栏2393头;家禽年末存栏90.1万只,减少4.9%。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35.5万吨,比上年增长5.2%。其中海洋捕捞量为12.9万吨,比上年减少1.7%。养殖产量达到22.6万吨,增长9.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1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94万千瓦,减少11.3%;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999台,与上一年持平;农用拖拉机10244台,增长5.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377吨,增长0.83%;地膜覆盖面积1774公顷,下降5%。农村用电量52661万千瓦时,增长3.8%。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3千公顷,增长1%。 三、工业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达到78个,工业增加值增长13.1%。 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有所提高。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1.85%,比上年提高了1.08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在重点考核的产品中,其中增幅前五名的产品分别是针织服装33.98%、梭织服装28.15%、改装汽车26.69%、泵21.24%、棉纱6.9%。 工业效益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92.99亿元,增长17.68%;实现利税总额25.15亿元,增长14.66%;实现利润总额15.96亿元,增长15.23%。产品销售率99.16%,提高了1.3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58%;资本保值增值率120.39%;资产负债率57.52%,下降3.5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49次,加快0.15次。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97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16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0.2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9.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三产业投入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了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明显优化。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2.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591.5万平方米,增长78.9%。商品房销售面积59.8万平方米,下降6.12%。商品房销售额28.4亿元,下降5.02%。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1.9亿元。 五、旅游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6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2.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17.59%。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6%。 全年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83亿元,比上年增长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14亿元,增长11.3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46亿元,增长7.28%。 个体、私营经济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个体私营经济总量、经营领域、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私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4%。 七、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高位运行。全年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进口总额8.50亿美元,增长12.2%;出口总额21.05亿美元,增长26.7%。 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共批准利用三资项目27个,实际到帐外资17061万美元,增长130%。 对内招商引资平稳增长。2011年引进国内资金72.8亿元,增长15%。全年引进内资项目84个,其中新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5个,实际到位资金26.5亿元。 八、财政税收 财税形势良好。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60.07亿元,增长4.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22.24亿元,增长14.16%,占GDP比重为10.13%。财政收入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02亿元,增长15.01%。 九、科技和教育 科学研究成果显着。全年共取得重要科学技术成果16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及先进水平2项,国内领先及先进水平14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3项,省级以上奖励1项。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量817件,比上年增长了13.9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16件,增长23.43%。专利授权427件。专利实施量572件,增长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