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16 重庆市石柱县统计局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078万元,增长20.0%,增幅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全县有直接出口权的企业32家,全年进出口总额2464万美元,增长32.0%,其中出口2464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内资525614万元,增长85.2%。

全年共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创新高实现12.5亿元,分别是同期的3.6倍和6.0倍。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全年实现客运量672万人,增长8.0%,其中公路客运量637万人;全社会货运量704万吨,增长28.5%,其中公路货运量676万吨。全年完成客货运周转量66382万吨公里,增长22.4%,其中客运量2871万吨公里,增长7.7%,货运周转量63511万吨公里,增长23.2%。全县年末含村道路在内的公路里程2981公里,较上年末净增28公里,年末等级公路里程2244公里,净增102公里。

全年电信及邮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367万元,增长8.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29万户,减少0.7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8.37万户,增长64.3%;农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52.5部,同比净增16部;互联网上网用户1.93万户,净增0.46万户。

八、市政、环保与安全生产

城市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安装果皮箱425个,添置新式垃圾收运箱70个,配套车厢可卸式垃圾收运车10辆,新增压缩式垃圾收运车4辆,新添置1辆环卫机械清扫车,1台吸污车,新建垃圾中转站8座,新建公厕8所,在背街小巷安装路灯370多盏,实现主干道亮灯率达98%,背街达97%;市容环境进一步美化,成功取缔人力三轮车运营,整治主干道临街面的晴雨棚、报亭电话亭、蜂窝煤炉灶、乱排油烟等违规行为,拆除遮绿、破旧、有碍观瞻的广告等;园林绿化上档升级,改造花台96个,新开工建设关门岩和体育公园,实现鲜花上街。

全年环境保护投入资金1.75亿元,同比净增0.73亿元,环境投资指数达2.7%,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县财政环保投入690万元,增长19.2%。工业废水排放量597.82万吨,排放达标量335.13万吨,排放达标率56.1%;二氧化硫排放量5761吨,减少47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3105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633万吨,处理量549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6.6%;县城垃圾处理量8.7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全县含四旁树的森林覆盖率47.1%,不含四旁树的森林覆盖率45.6%。

全年共发生火灾以外的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30起,较同期减少2起,死亡人数3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30万元,减少20万元。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17起,比上年减少1起,死亡23人,比上年增加3人;煤矿安全事故5起,死亡6人,非煤矿山安全事故0起;建筑施工事故6起,死亡6人。全年火灾事故80起,较上年增加30起,无火灾事故死亡人口,火灾直接经济损失51.74万元,增加5.14万元。

九、金融和保险

20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50552万元,比年初增长17.2%。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3099万元,比年初增长11.8%。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7595万元,比上年末减少4126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51%4.32%,同比下降5.38个百分点。

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全年完成保费收入16918.3万元,较上年增长13.6%,其中财险收入3118.3万元,增长32.6%,寿险收入达到1.38亿元,增长10.0%;实现赔付支出总额1704.9万元,其中财险赔付支出1271.2万元,寿险赔付支出433.7万元。

十、移民、扶贫和农户万元增收

2010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主要实施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村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完成移民生态工业园前期工作;动员淹没农转非移民积极参保,全县参保1360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3.2%;开展了农村移民直补金发放工作,兑现直补金8154人次、122.31万元,兑现不能核实到人摊薄金8286人次、126.54万元;全年完成培训任务895人、移民就业任务105人,均占计划任务的100%;签订正式投资合作协议2个,总投资1.5亿元,到位资金1000万元,完成续建项目到位资金3500万元;全年共收到和接待移民来信来访68件已办理65件次,办结率达96%,回复率100%。

全年投入资金4526万元,新建饮水池301口(处),解决14517人饮水困难问题;投入财政资金3225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村道公路359公里;投入财政性扶贫资金1399万元,搬迁农户2798人;2009年启动的12个整村脱贫村共整合资金7531.68万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42个;2010年启动的16个整村脱贫村共实施项目25个,其中已完工验收20个,完工待验收2个,正在建设3个;全年累计培训20856人次。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由上年的39119人下降到37319人。

全县万元增收工程得到整体推进。以辣椒、中药材、畜牧业、林业、烤烟和马铃薯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全县共有龙头企业38家,其中新增县级龙头企业8家,全年销售收入13.75亿元,同比增长30.2%,带动7.5万户农户增收;全面完成了双坝长毛兔原种场、大坝长毛兔良种场、南宾“山寨土鸡”良种场、中益中蜂良种场、绿家源肉兔原种场等5个良种场建设任务,经市级验收达标;全年新发展专业合作社78家,达到203家,入社农户4.86万户,带动8.5万农户从事增收产业发展;石柱“西沱牌”牛羊肉广销市外、“福吉利”莼菜出口日本、韩国,“石柱红”牌辣椒调味品出口欧洲、东南亚,“宏达牌”猪鬃产品出口欧洲;60岁以上老人实现了100%参保,18082户、25630人享受农村低保金2528.2万元。

十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普通高中招生3808人,在校生10818人,毕业生2748人,专任教师697人;普通初中招生8563人,在校生26154人,毕业生7609人,专任教师1110人;普通小学招生7890人,在校生41142人,毕业生8577人,专任教师2736人,小学学龄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职业中学2所,招生2276人,在校学生5974人,毕(结)业生565人,专任教师21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5所。

开展“玉带河之夜”系列文化演出18场次,文化下乡活动22场次;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一期工程13948套直播卫星的建设安装任务,并完成信息录入;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7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1个,村级服务点173个。完成电影放映4362场;积极创作参加各类评比活动,6项作品在第十五届群星奖评选活动中获奖,15幅作品分别发表于“重庆文艺”和“国画家”,土家舞蹈《摆呀摆》参加全国儿童艺术展演暨魅力校园晚会获金奖等;举办100人以上“唱读讲传”综合大型活动11场,参加演职人员3300余人次,观众达3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