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15 宣城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发展中谋转型、在转型中促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为进一步加速发展跨越崛起奠定了更加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1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9.9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9.4亿元,增长10.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6360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8:47.2:36.0变化为15.2:52.1:32.7,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上年的38.4%提高到43.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4%。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六涨两跌”。食品类、衣着类、居住类、医疗保健、烟酒及制品、交通通信分别上涨12.2%、1.9%、5.2%、4.5%、3.4%和0.4%,家庭设备及用品和文教娱乐类分别下跌0.4%和0.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30.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2.8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1.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5.5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37.8万吨,增长2.5%。油料产量11.3万吨,增长2.1%。棉花产量1.4万吨,下降3.1%。烟叶产量1.2万吨,增长12.1%。茶叶产量2.6万吨,增长6.9%。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3.7万亩,退耕还林面积2.14万亩,森林抚育19.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26%,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

全年肉类总产量20.0万吨,比上年增长1.0%。禽蛋产量4.9万吨,增长3.7%。奶类产量650吨,下降35.0%。全年水产品产量10.2万吨,增长3.6%。

2011年,全市新增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09家,总数达324家,其中省级以上78家。立大、恩龙被批准为第五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6家。新增“三品一标”企业17家,25个产品,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总数达264个。

2011年,全市共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355个,已完成341个,全年共投入资金2.57亿元,10条示范带建设顺利推进,10个文化特色村初具规模,50个美丽和谐村庄基础设施基本到位。

2011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22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3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1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农用拖拉机达到5.6万台,增长5.1%,联合收割机达到3553台,增长6.3%;全年农村用电量87651.2万千瓦小时,下降0.9%;化肥施用量(折纯)14.2万吨,增长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中,分所有制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6亿元,增长19.2%;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5.4%;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5.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61.5亿元,同比增长23.4%,轻工业实现增加值84.7亿元,增长25.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玻璃纤维纱增长139.6%,塑料制品增长30.1,发电量增长5.1%,钢材增长32.2%,铜材增长24.2%,商品混凝土增长28.9%,铝材增长19.1%。

2011年,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整体向好,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84.24亿元,比上年增长49.1%;实现利润总额9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6%;产成品库存4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334.65,比上年提高89.08个点,再创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历史最高水平。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5.5亿元,比上年增长8.0%。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面积101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竣工面积429.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5.6亿元,同比增长30.5%。其中,城镇投资584.5亿元,增长30%;农村投资51.1亿元,增长30.2%;技术改造投资163.8亿元,增长64.2%。

从三次产业看。2011年,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9%。二产中工业投资354.3亿元,增长40.8%,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份额由上年同期的53.1%提高到55.7%,拉动全市投资增21.1个百分点。

从重点项目看,2011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的工业项目共194个,同比增长91.1%,累计完成投资113.5亿元,同比增长119.4%。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5个。如:绩溪县抽水蓄能电站、安徽郎溪经都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安徽富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国科海耗材有限公司、安徽涌诚机械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7.4亿元,同比增长59.0%。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903.5万平方米,增长15.9%;竣工面积132.3万平方米,增长39.7%;商品房销售面积260.8万平方米,增长0.8%;商品房销售额106.1亿元,增长26.7%。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分销售地区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2.9亿元,增长16.1%。按行业分,实现批发业销售额183.6亿元,增长25.1;实现零售业销售额249.4亿元,增长23.7%;实现住宿业销售额8.1亿元,增长29.1%;实现餐饮业销售38.4亿元,增长24.8%。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78.7亿元,增长53.7%,其中,汽车类增长61.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4.4%,中西药品类增长70.5%,日用品类增长45.9%,服装、鞋帽类增长62.5%,粮油、食品类增长43.6%。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9%,其中,出口8.55亿美元,增长45.7%;进口1.41亿美元,增长33.7%。从出口商品看,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等机电产品出口27104万美元,增长52.4%。塑料及橡胶件、化工、纺织服装、箱包均达1亿美元左右,卫浴产品3556万美元,竹木制品1625万美元,农副产品1060万美元,多数商品出口增幅保持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