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14 荆州市统计局

荆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荆州调查队

(2012年3月12日)

2011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保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加快实施“壮腰工程”,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104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4%。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5.1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48.83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29.14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为25.4:43.0:31.6,三次产业在GDP增长中所占份额分别为16.5%、60.0%和23.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5.3%。分类看,食品类增长较快,上升11.5%,其中:猪肉上升39.6%、肉禽及制品上升24.8%、粮食上升14.9%,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价格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居住类上升4.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升2.7%,交通和通信类上升2.4%,娱乐用品上升1.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增长13.8%。

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25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银行信贷紧缩导致企业资金紧张,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二是原材料及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滑;三是投资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增长后劲不足;四是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部分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不断完善。

二、农业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4.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种植业产值220.16亿元,增长3.9%;牧业产值121.15亿元,增长1.8%;渔业132.03亿元,增长3.5%。

种植业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20.65万亩,增长1.4%;粮食总产量363.05万吨。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92.16万亩,总产40.95万吨。早稻播种面积108.12万亩,总产49.66万吨。中稻播种面积360.68万亩,总产199.22万吨。晚稻播种面积120.85万亩,总产61.39万吨。棉花产量为14.86万吨,增长8.0%;油料产量为55.82万吨,增长1.9%。全年蔬菜总产235.26万吨,增产4.0%。水果总产34.35万吨,减少4.2%。

畜牧业发展良好。2011年肉禽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养殖效益普遍提高,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年出栏肉猪451.27万头,比上年增长3.2%;年末生猪存栏325.34万头,比上年增长5.8%,禽蛋产量17.4万吨,比上年增长10.2%,家禽出笼6879.83万只,比上年增长2.0%。

水产业稳步增长。渔业养殖面积226.06万亩,比上年增加6.13万亩,增长2.8%,水产品产量108.05万吨,比上年增加3.75万吨,增长3.6%。特色养殖规模扩大。名特优水产品放养面积140万亩,无公害养殖面积200万亩,小龙虾野生寄养125万亩,青鱼专养6万亩,虾蟹混养76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家,达688家。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07.14亿元,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55.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按所有制分,国有经济完成增加值20.76亿元,增长23.4%;集体经济完成增加值2.97亿元,增长18.2%;股份制经济(含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59.18亿元,增长29.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完成增加值37.28亿元,增长4.3%。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77.63亿元,比上年增长32.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77.55亿元,增长18.8%。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完成增加值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60.8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工业用电需求保持较高水平,全市工业用电量49.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5%。

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78.35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实现利税78.3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利润总额50.57亿元,比上年增长40.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0.4,比上年提高32.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年农副产品加工、饮料、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实现利润分别为6.7亿元、5.72亿元、4.93亿元、2.52亿元、4.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6%、58.5%、56.5%、111.8%和29.8%。工业企业入库税金增长较快。全市工业企业入库税金27.77亿元,比上年增长42.2%。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189家,完成施工产值135亿元,实现利润2.8亿元,税金3.9亿元。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3万平方米,招投标承包面积923万平方米。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17万元/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4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含房地产)733.5亿元,比上年增长37.4%。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70.1亿元,增长7.3%;民间投资552.9亿元,增长50.1%;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市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67.8亿元,增长70.6%;股份合作企业投资22亿元,增长119.8%。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7.11亿元,下降11.4%;第二产业投资409.64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投资306.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61.6亿元,增长52.9%;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完成投资11.1亿元,增长105.9%;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0.9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市在建项目2500个,比上年增加54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18个,增加324个。

园区投资力度加大。一批工业项目不断向园区集中。全市10个开发区工业园完成投资284.24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占城镇以上投资总额的38.7%。

重点项目投资进展顺利。荆岳铁路建设工程、江南高速、洪监高速、荆沙铁路改扩建、引江济汉通航工程、盐卡多用途码头、公安朱家湾综合码头等项目顺利推进,极大的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城市形象得到明显提高。锦辉精细化工、美的扩规、湖北电子工业园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有力的支撑了全市投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