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龙湾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区本级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9.19亿元,同比增长198.3%。施工房屋面积315.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1%;竣工面积51.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2.3%;商品房销售面积13.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6.0%。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1年全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45亿元,同比增长18.5%;全年区本级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46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42.43亿元,同比增长13.9%。区本级实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销售总额261.14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产品销售总额257.26亿元,同比增长29.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3.88亿元,同比增长28.4%。 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4.94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全年区本级实现进出口总额19.50亿美元,同比增长38.5%,其中出口总额14.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1%;进口总额5.41亿美元,同比增长58.8%。其中外贸企业出口4.43亿美元,同比增长46.3%,自营生产企业出口8.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7%,三资企业出口1.59亿美元,同比增长4.9%。 全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216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25万美元。 六、交通和旅游业 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总收入5057.05万元,同比下降16.5%,完成客运量2859.41万人,旅客周转量5.48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09.57万吨,货运周转量8.49亿吨公里。 龙湾区风景旅游业积极实施“山海龙湾都市休闲”品牌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农家乐、旅游购物等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目前,全区已拥有星级宾馆4家,旅行社5家,农家乐90余家,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接待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202.18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01.54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接待境外入境旅游者6434人次,同比增长29.0%;全年旅游总收入16.21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6.14亿元,同比增长16.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50.92万美元,同比增长29.0%。 七、财政和金融 全区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3.58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04亿元,同比增长16.0%。全年区本级实现财政总收入30.10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2.02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收入增幅分别为8.4%、13.9%、18.0%、1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61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8亿元,同比增长19.9%;教育支出3.99亿元,同比增长11.6%;科学技术支出0.27亿元,同比增长9.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15亿元,同比增长1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56亿元,同比增长6.5%;医疗卫生支出1.48亿元,同比增长10.5%。 全年区本级年末存款余额494.63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3.75亿元,同比增长25.4%。年末贷款余额505.55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工业贷款261.48亿元,同比增长15.4%;商业贷款29.24亿元,同比增长27.2%;个人消费贷款62.89亿元,同比下降0.9%。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近年来,龙湾区深入实施“科技强区”战略,积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增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取得了显着成绩。2011年,我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1家(含农业1家),省级研发中心3家,新增国家级科技项目15项、省级科技项目8项,共获省级以上科技经费425万元。成功引进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共建先进金属材料研发中心。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9家,省级科技型企业77家,国家级研发中心1家,省级研发中心27家。国家专利试点企业1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8家,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3个。 教育事业协调均衡发展。2011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131所,在园幼儿2.47万人;小学36所,在校生3.79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30所,在校生1.19万人,其中普通初中12所,在校生0.97万人,学龄人口入学率100%。教师队伍不断充实,2011年末全区拥有小学专任教师2073人,比上年增加244人;中学专任教师883人,比上年增加23人;幼儿园教职工2610人,比上年增加40人,其中专任教师1598人,比上年增加30人。教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全区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3.99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25.6%,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年内新增校舍总面积70.9449万平方米。年末学校藏书156.27万册,增加6.12万册。中小学配备计算机8892台,比上年增加542台,增长6.4%。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有文化站10个,文化馆1个,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广电惠民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农村广播“村村通”工程已全面完成;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已完成机房建设;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和低保工程全面推进。全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 2011年末,全区共有区级医院2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疾控机构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拥有编制床位982张,各类在编卫生技术人员651人,其中执业医师240人,执业助理医师55人;全年门诊127万人次(不包括诊所和个体卫生室)。另外还有民营专科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8家,村卫生室203家,个体诊所53家,医务室2家,卫生所1家。加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011年全区累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总人数4831人次,婚检率96.12%。 截至2011年底,全区共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60名,配备率达每万人29人,全区有6个街道荣获省体育强镇称号、11个省级农村体育俱乐部、60个省小康体育村、19个市农村体育俱乐部。坚持体育为民办实事工程,全区共有全民健身苑点360个,器材件数5280件,篮球场73个、乒乓球室41个、网球场12片,国家级登山步道1条,多位一体的体育健身公园和健身广场39个,晨晚练点200多个,切实有效地改善农村、社区健身环境。同时积极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办体育,建有大型经营性体育场所包括羽毛球馆2座、游泳池4座、赛车场1座、健身房1座。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深入开展攻坚行动,全力推进“双十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1101工程、科技创新大楼、中心区大型人防工程及主题公园等19个项目进场施工,掀起了城市中心区新的开发建设热潮。龙湾滨海工业园6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永兴南园十大工业项目集体开工,永兴北园26宗工业用地完成出让,空港新区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域铁路S1线、永强机场T2航站楼顺利开工,塘永公路永梅段道路整治基本完成并开展立面整治,飞云江三桥接线龙湾段、通海大道等工程加快建设,温州东片综合交通枢纽架构初步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