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3-08 阿坝州统计局

卫生。全面启动“民族地区卫生十年行动计划”,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就医环境、健康意识显着提高。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资源总量继续增加,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56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1个,妇幼保健站14个,采供血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292张,卫生技术人员363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65人,注册护士904人。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州孕产妇死亡率60.88/10万、婴儿死亡率16.44‰,比全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低24.31/10万和5.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9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75.1%,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城乡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善,甲、乙类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下降18.97%,死亡率下降25.8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60.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5.8%。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52.0%,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体育。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体育产业较快增长。以全民健身为主线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有序推进,全民健身篮球公开赛深入开展,在第七届四川省老运会再获殊荣。公共体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免费对公众开放体育场馆23万人次,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命名资助。以举办、参加各类运动赛事为主题的竞技体育水平有效提高,参加全省青少年锦标赛获得10金4银12铜和女子足球第三名的好成绩,向省队输送体育后备人才12人,向国家女子足球少年队输送运动员1人。成功承办第十三届州运会和首届残运会。在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上再创佳绩,阿坝州运动员为四川省代表团斩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是四川代表团中成绩最优异的团体,并荣获“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以强化体育彩票营售管理为重点的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全年新增网点11个,发展竞彩网点4个,体彩网点存量达到78个,销售体育彩票4377万元,同比增长14.5%。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4户省挂牌限期治理企业完成治理任务,投入资金795.22万元,建成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600吨/日。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企业污染治理以及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化学需氧量383.72吨、氨氮26.30吨、二氧化硫109.86吨、氮氧化物298.77吨。选取2户企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生态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建成省级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11个。实时监测马尔康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对城区噪声进行季报监测,对州域省控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月报监测。在马尔康县启动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开展陆地γ(伽马)辐射监测点2个、气溶胶监测点1个。调整空气自动子站布局,新增汶川、若尔盖、茂县三个子站。全州所有饮用水源地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域标准,城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噪声平均声效等级≤55分贝。

生态建设。全年完成林业投资136049万元,增长6.9%。其中,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71356万元,林业支撑与保障投资6961万元,林业产业发展投资732万元,其他投资57000万元。全年人工造林面积3712公顷,其中重点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完成造林869公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分别完成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造林10333公顷、2734公顷。森林面积367.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4.2%。县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25个,面积225.45万公顷。

安全生产。安全监管卓有成效,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除道路交通外,其他行业(领域)无伤亡事故。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38件,其中交通事故207件,火灾事故31件。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69人,受伤375人,经济损失558.33万元。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41人,比上年下降0.15人。

十三、人口与城镇化率

年末户籍人口总数907021人,其中:男性463300人,女性443721人;农业人口703152人,非农业人口203869人;藏族、羌族、汉族、回族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6.9%、18.5%、21.1%、3.3%。

年末常住人口总数902220人,其中城镇人口285569人。城镇化率31.65%,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8.72‰,人口死亡率3.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8‰。

十四、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0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4元,比上年增收2464元,增长15.5%,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16514元、2136元、332元、1948元,分别增长13.7%、26.5、17.5、20.7%。人均消费支出12022元,增长8.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斜线增长趋势明显,连续三年加快增收,收入水平迈上新台阶,达4663元,比上年增收922元,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2.6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为1405元、2530元,增长60.4%、22.4%;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12元、716元,下降87.0%、1.7%。人均消费支出3330元,增长15.5%。

劳动就业。全社会就业人员54.08万人,其中:城镇10.01万人,乡村44.07万人;城镇单位7.3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经济2.7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800人,比上年增加30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624人,失业率为3.8%,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社会保险。年末全州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47789人,其中:城镇职工52918人,离退休退职人员27104人,城镇居民5624人,农村居民262143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01938人,其中:城镇职工74359人,离退休退职人员55748人,城镇居民7182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676936人,参合率达96.5%。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50310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61343人,增加6408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21503人,增加1488人。

注: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阿坝统计年鉴—2012》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居民消费价格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阿坝调查队在马尔康、红原和茂县开展的居民消费价格抽样调查,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三县基础数据推算而出。工业品价格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阿坝调查队对全州辖区内规模以上26户工业企业调查计算得出的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