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08 哈尔滨市统计局

(2012年3月7日)

哈尔滨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超越自我,敢于担当,锐意进取,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民生状况逐步改善,城市建设成绩斐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4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7.2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47.2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49.0亿元,增长12.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252.1亿元,增长14.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1%。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1.3:37.8:50.9调整为10.5:38.8:50.7。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4%、44.2%和4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700元,增长12.0%。十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9.6亿元,增长12.9%,占GDP的30.4%,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9%。

市场价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6,涨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5.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1%。

2011年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名称 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

食品 111.7

烟酒 103.0

衣着 103.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0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3.4

交通和通信 98.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1

居住 109.4

劳动就业

年末城镇就业人数272万人。全年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8.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2%,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为求职登记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35.2万人次。全年创业培训9103人,6118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20407个就业岗位。全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7.8%,“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0.9亿元,增长7.5%。其中,农业产值411.4亿元,增长8.6%;林业产值25.6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409.0亿元,增长6.7%;渔业产值16.9亿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1亿元,增长6.2%。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986.2万亩,增长0.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41.6万亩,下降0.3%。

粮食总产量1423.2万吨,增长13.0%。其中,水稻464.6万吨,增长21.1%,玉米876.2万吨,增长12.9%,大豆63.0万吨,下降23.2%。

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168.4万吨,增长15.8%;水果产量9.3万吨,下降20.1%;油料产量1.3万吨,增长9.2%;甜菜产量0.8万吨,下降33.2%;烟叶产量1.1万吨,下降4.0%。

全市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为213.0万头、432.4万头、6400.4万只,分别增长4.7%、8.7%、8.2%。

全年肉类、禽蛋产量为83.8万吨、35.7万吨,分别增长11.7%、3.5%,奶类产量143.0万吨,下降0.1%,水产品产量12.1万吨,增长4.8%。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06.7万千瓦,增长7.1%;化肥投入(折纯)44.95万吨,增长3.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77万亩,增长4.6%,节水灌溉面积138万亩,增长12.2%。

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6家,实现销售收入196.6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种植业基地面积965万亩。

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3262万亩,增长15.6%。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1831个,绿色食品标识354个,有机食品标识251个。

全年改造农村泥草房6万户,拆迁面积360万平方米,实现116个贫困村、20138个贫困户脱贫。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36.5万人,启动建设市级新农村示范村2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97.2亿元,增长1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下同)实现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14.0%。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增长(%)

1、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 447.4 7.5

集体经济 4.7 -2.7

非公有制经济 277.5 28.0

2、中央工业 282.2 1.9

省属工业 59.7 39.1

地方工业 402.0 20.0

3、轻工业 375.2 23.7

重工业 368.7 5.1

4、大中型企业 566.0 9.5

小型企业 177.8 32.0

5、四大主导产业 617.8 13.8

装备制造业 190.7 0.8

食品工业 257.0 26.4

医药工业 75.4 12.3

石化工业 94.7 13.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61.1亿元,增长2.6%,其中利润99.2亿元,下降4.9%。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33户,亏损面为15.3%,上升1.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6.2亿元,增长119.9%。产品销售率为97%,下降0.9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种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83种,占53.5%。其中,有48种产品产量增幅超过2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水泥 万吨 1312.8 28.9

电站锅炉蒸发量 吨 114022.1 -11.6

发电设备 万千瓦 2239.5 3.9

水轮发电机组 万千瓦 348.1 96.2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58.8 1.3

卷烟 亿支 436.1 1.2

原油加工量 万吨 336.2 1.3

啤酒 万千升 117.3 9.8

铝材 万吨 10.7 49.3

汽车 万辆 18.2 -35.6

家具 万件 79.9 -12.9

乳制品 万吨 53.9 -6.3

钢材 万吨 93.7 -0.8

软饮料 万吨 191.2 43.5

化学药品原药 吨 4842.9 -14.5

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0.5亿元,增长12.8%。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六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412.2亿元,增长8.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5.9%。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89.6万吨标准煤,增长7.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2%。其中,重点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703.9万吨标准煤,万元产值能耗与上年持平。